• 58

選購咖啡機與入門義式咖啡的基本知識

又來請教各位,希望沒有離題
手邊有款綜合豆,是認識的老板自行調配的,只記得有黃波旁...
但沖煮完之後,咖啡餅居然引來螞蟻
讓我很訝異,因為另一款單品豆不會這樣

請教各位
咖啡豆渣會引來螞蟻嗎?
焦糖?還是老闆加了神秘力量?
請教版大
蒸氣口 51mm 跟58mm 泡出來的咖啡有差嗎?
想要有一定的品質
是不是要選擇58MM
謝謝!

狗子2008 wrote:
請教版大 蒸氣口 5...(恕刪)


應該是指水口尺寸吧,我剛從1817+PAVONI濾杯(51MM)升級到國產GEE(58MM)
1817煮出來的咖啡雜味多,重點是煮完沒立刻喝放個5分鐘味道就變很多了
不比較前也覺得還不錯喝。

我覺得出水的溫度穩定應該影響更大,1817水溫真的太高了
1817的CREMA還比較漂亮,持續比較久,但就是比較難喝啊

TitoOrtiz wrote:
又來請教各位,希望沒...(恕刪)


我沒遇過這種情況

但猜想有一種可能是裡面摻有所謂『蜜處理』(honey process)的豆子
所以有比較多的焦糖

其他可能要有此經驗的網友補充

狗子2008 wrote:
請教版大 蒸氣口 5...(恕刪)


我個人認為
或許大尺寸在沖煮上有其優勢
但最主要關鍵還是機器的設計
很多高檔機器也還是使用51mm,也能沖煮出不錯的ESP
ESP好不好喝的變因很多
例如濾杯的設計
分水網、沖煮頭的設計
溫度與壓力的控制
很難說58mm就一定比51mm好
只是在某些情況(例如58mm在濾杯來說,可能比較有空間讓咖啡粉膨脹)
大尺寸比較容易有好設計

給你參考

steffen wrote:
應該是指水口尺寸吧,...(恕刪)



mechtec wrote:
我個人認為
或許大尺...(恕刪)


感謝兩位大大
目前到大賣場看中雀巢的膠囊咖啡機,

不曉得用膠囊咖啡機泡出來的跟即溶的差在哪?

小弟有當場試喝拿鐵感覺很好喝,跟女友都覺得還不錯,

只是不知確切的差異到底在哪裡?有哪位朋友可解惑一下嗎?







JeferChiu wrote:
目前到大賣場看中雀巢...(恕刪)


雖然我定位膠囊機不是咖啡機,而是咖啡飲料機
但拿膠囊機與即溶比較,還是大勝
至少膠囊機是沖煮真正的咖啡豆
但即溶咖啡,裡面一堆奇奇怪怪又化學合成的東西
(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連結:『請按我』,穩定劑、乳化劑、抗結劑是什麼?)
都是騙舌頭的東西,你覺得呢?

mechtec wrote:
我沒遇過這種情況但猜...(恕刪)


咖啡豆本來就是果實的一種
差別只在後續處理的過程
水資源較多的地方,會偏向水洗法,以求咖啡豆的品質,味道較乾淨且容易挑出不良豆
水資源較少的地方,就會以日曬法為主,不透水洗方式去除外表果肉,在曬乾後分離出果肉
在這之下又發展出,半水洗、半日曬

蜜處理因會特意留下果肉部份進行發酵,但又求發酵過程不致於發臭發霉
所以要花比較多成本來控制,也因留有果肉,日曬天數也較長

以上是我的了解,不對的地方請指教

TitoOrtiz wrote:
...(恕刪)
咖啡豆渣會引來螞蟻嗎?
焦糖?還是老闆加了神秘力量?


買的是咖啡豆 或 咖啡粉?

應該老闆加了特別的料可能性比較大。
  • 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