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心得)[手沖濾杯] CAFEC 三洋 Deep 27 花瓣濾杯 詳介心得 - 專注單人/酸香不錯。

[手沖濾杯] CAFEC 三洋 Deep 27 花瓣濾杯 詳介心得


此為文字心得,詳細圖文在BLOG (請不用特別過來看,文字心得應該夠用了)


本篇甜筒濾杯簡稱V30 三洋Deep27為D27
[圖]

[圖]
用了一陣子了,但寫起來感覺有點複雜,我盡量寫簡單一點。
一開始不了解甜筒濾杯,所以多買了Deep 27..
但也因為如此,讓甜筒濾杯變成我喜歡的濾杯之一。

[圖]
D27濾杯要搭專屬濾紙,但濾紙會比一般濾紙貴, 購買前要有心理準備。

[圖]
盒子上簡單說明D27的設計。 原則上就是以花瓣濾杯的設計為出發點做出27度角度的濾杯 所以也是變速濾杯是也。

[圖]
D27濾紙很大張,都快拚過旁邊02濾紙了。

[圖]
這個照片就很明顯了,D27濾紙比起02濾紙對折起來還大蠻多的

[圖]
包裝很簡單,比V30還簡單。

[圖]
材質是奶瓶材質.

==

待續
---
本篇心得禁止無斷轉載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2024-11-15 0:01 發佈
我會補很多東西進來的。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簡單說明一下我寫文方法好了。

我先在01這邊打好文字稿子,然後就發文了。

接著文字稿子會貼到BLOG上去,然後補上照片。

所以基本上是01這邊先發文的。
這邊才是原稿。


你根本就是把 PTT 的文重貼一次而已吧
這邊根本就不是原稿
都11個月前的舊文了
又愛PO又要裝的不在乎有沒有人看
那幹嘛PO一堆文
就是想被關注R

PTT原文連結: https://www.pttweb.cc/bbs/Coffee/M.1702114437.A.377
yuxian wrote:[手沖濾杯] CAFEC 三洋 Deep 27 花瓣濾杯 詳介心得

此為文字心得,詳細圖文在BLOG (請不用特別過來看,文字心得應該夠用了)
===================
先說明為什麼沒有照片的原因
“ 我的文章被01降觸及,點進來要等待時間,回文後也會依照發文時間排序而沉底.
所以我不會在這邊上任何圖片的。這等於浪費我時間。

以後我的評測文都會是純文字,圖片我不會上在這邊。
你們回文也不會在我文章列表裡面提醒我,所以有誰回文我也不清楚。

如果要看圖文分享,那很抱歉未來只有我BLOG會有而已。
不是我故意要這樣做,而是01已經限制我文章權限,
我這邊寫詳細也沒用,不想浪費時間在這邊上照片。會沉底的文章沒必要上什麼照片。”
===================

本篇甜筒濾杯簡稱V30 三洋Deep27為D27
[圖]

[圖]
用了一陣子了,但寫起來感覺有點複雜,我盡量寫簡單一點。
一開始不了解甜筒濾杯,所以多買了Deep 27..
但也因為如此,讓甜筒濾杯變成我喜歡的濾杯之一。

[圖]
D27濾杯要搭專屬濾紙,但濾紙會比一般濾紙貴, 購買前要有心理準備。

[圖]
盒子上簡單說明D27的設計。 原則上就是以花瓣濾杯的設計為出發點做出27度角度的濾杯 所以也是變速濾杯是也。

[圖]
D27濾紙很大張,都快拚過旁邊02濾紙了。

[圖]
這個照片就很明顯了,D27濾紙比起02濾紙對折起來還大蠻多的

[圖]
包裝很簡單,比V30還簡單。

[圖]
材質是奶瓶材質.

[圖]
肋骨為花瓣設計,是變速濾杯。 這個設計上在D27頗為實用。

[圖]
底部設計就,沒有想像中的小。

[圖]
跟左邊的V30比起來,V30更能適應更多杯子。

[圖]
D27的底部那一圈直徑都快跟上傳統濾杯了。

[圖]
實際擺上去就知道了,D27佔滿整個杯口

[圖]
V30則是小了非常多,可以適用更小杯口的杯子。

[圖]
看的出來V30比較低,造型上是花瓣D27比較美。

[圖]
肋骨設計上完全不同。

實際沖沖看。 基本上我就不提每次測試上的不同了,直接下結論比較快。
十幾次的比較數據寫出來也沒太大意義。

我有比過同樣都是D27濾紙, 或者V30用V60濾紙,
V30用D27濾紙互比 淺焙,傳統沖法,繞圈沖法,各自的官方沖法,
以及我自己使用的沖法等等等。 來直接下結論啦....

01、
[圖]
V30跟D27都可以用上D27濾紙, 以及V60濾紙折半,
都沒問題 因為折半導致萃取不均,味道上均不會表現太好。
但如果家裡V60濾紙太多都可以先用沒問題。


02、 二者萃取時間會十分接近,D27會稍快10-20秒的萃取時間。


03、 沖法 通用濾紙的狀況下,二者都不適合繞圈沖法。嗯,不太適合。

以三洋的社長官方教學,元食咖啡有全程錄影分享, 可以參考YT影片
時間在3:45秒的時候 YT該支影片還有其他咖啡攤位介紹怎麼沖煮全程紀錄。
蠻值得一看。
D27沖法直接對照三洋社長的沖法即可。

04、
[圖]
D27/V30口感差異。

D27會有愉悅明亮的酸感。
冷杯後會稍微醇厚 輕易有明亮的酸值,尾韻回酸

V30稍微厚實,甜感多,帶些花香。 冷杯後帶點輕盈口感。
如果用適合的中焙,會帶起全面的甜感來。
(不愧稱之為甜筒濾杯) (誤) 多次沖煮後,
V30的層次跟甜感個人比較偏愛。
但V30的容錯率不高,要有非常穩定非常穩定的注水。

D27容錯率稍微高了一點, 不太容易失敗,也因此YT上評價會比較高。
肋骨的設計,容易出現明亮的酸香。
二者都需要D27的濾紙,才不會萃取不均。
但成本就頗高了。 D27容錯率高,酸香討喜。
如果剛入門硬要買來玩的話 XD 那就D27吧。
二者都很適合小份量沖煮。 如果不知道要怎麼樣才算沖煮成功,
我給一個標準範例。 二個濾杯都一樣。(請參考圖示)

[圖]
沖煮結束後,都要像這樣挖出一個深邃的凹洞出來

推不推薦呢? 以玩過很多濾杯的老手而言,這二個濾杯沖煮法求穩定但相對簡單。

很適合不想玩各種沖煮法的時候去沖煮。 可以都購入,因為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同。

我覺得蠻適合旅行直接小沖一杯。 但也可以都不買,畢竟濾紙貴,而且傳統濾杯是沖得出來一樣口感的。

至於新手的話,我認為去買傳統濾杯會比較好。

D27/V30都是求穩定但沖法簡單的濾杯,對於新手可能會比較困擾點。
剛入門可能穩定度都是一個大問題, 而且沖法簡單在剛學習階段是比較不需要的。

剛入門就是要學各種沖法,但D27/V30都玩不起來。 剛入門可以選擇V60,沖法多,玩法多,
網路一堆教學。 是屬於蠻中庸的濾杯。

更重要的是濾杯材質五花八門,從便宜到貴的都有,可以挑到自己喜歡的。

如果入門一段時間可以選摺紙濾杯、花瓣濾杯,挑戰更多不同玩法。

至於傳統V型更高流速濾杯,我不太推就是了。
玩法太侷限了。當然想無腦沖酸香,那也是可以的。
但以目前趨勢要求更多層次跟尾韻以及甜感跟果感, 高流速濾杯會比較不容易達成就是了。
(搭配可以減緩流速的濾紙等等..有點麻煩)

而且無腦沖酸香,這裡不就有一支了嗎? D27就可以了。 造型也好看,材質也適合隨便帶來帶去。
yuxian
yuxian 樓主

如果是新寫的咖啡器材跟評測文章,只會發在BLOG,不會寫在這邊。這邊以砍掉的舊文更新及重新排版為主。

2024-11-18 9:51
有空再來補完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你這個帳號第一篇回文竟然回在我身上,
我發現最關注我的其實都是你們耶


身為死忠的阿ki粉
這是應該的~
yuxian
yuxian 樓主

喔,那我讓你終身變成ki粉的名單

2024-11-20 2:47
晚點再來補喔。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等等補完喔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啊….

01這邊還沒寫完,待我補完內容喔……

科科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