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的手沖壺,濾杯,下壺。
這些都是台灣的工藝級大師的作品
實在是太多人問我這個銅壺了

有質感好看的日本銅壺隨便都2-3萬上去了
真的買不下去,剛好有緣去買柴燒藝品的時候看到一支銅壺

這是黃致豪老師的作品,截圖他的粉專

剛好有緣才能巧遇這支銅壺,我這壺是鐵人三號🤣
年初有開展,不知道是不是賣光了。

有興趣的朋友只能去問問看作者本人
買的價格一萬多😆
跟日本來的壺便宜太多了
最近原物料漲…現在的價格就不知道了







滿滿的手作質感🥹
大概是500cc的大小
內部鍍錫使用完,利用餘熱幾分鐘就乾了。
使用很方便。
對於水的控制,可大可小可點滴。
如果fellow手沖壺是手的延伸
這銅壺感覺就是手指的延伸
操控自如~
內部的鍍錫材質,對於水質也有一點點的軟化效果
豪工房粉專
接著是
「有義器」柴燒渦輪濾杯



此杯一出,誰與爭鋒!
根根分明的肋骨,看得出他對於作者的殘忍🤣
做工的細緻程度,真的沒話講
真的只有追求極致的匠人才做得出來
一般的柴燒濾杯頂多幾個凸凸的,
或者像是岩黑金羽那種凹的
最近也在台北辦展


剛好也有入手黑羽
之前很喜歡用Melitta的古董圓形濾杯,
但是跟渦輪濾杯比較起來

渦輪大勝,不論是濃厚度跟甜感。
渦輪居然比蛋糕型濾杯還要有甜感跟醇厚感。
渦輪跟黑羽比起來
黑羽反而感覺偏前段,酸感較高

流速個人感覺
星芒>Melitta > 黑羽 > 渦輪
用星芒當一下對比


柴燒板使用塑膠盒,一般版是木盒
(黑羽是用10元一件的圓型塑膠桶🥲)

老闆還很佛的送了一個柴燒擴香杯
雖然因窯壓有點變形,有點歪歪反而很特別🥹
有義器粉專
有開箱影片,有興趣可以參考😂
最後就是下壺跟杯子

泡茶壺,分享壺(咖啡下壺),杯子
都是劉小評老師的作品
是陶藝界資深前輩😆
會知道這位老師,都是鄧兄推坑的。
老師經歷太雄厚,有興趣了解的自行google
小茶杯拿來喝手沖,大茶碗拿來拉花


於是就這樣組成了柴燒手沖器具😂




小評老師的招牌工藝,藍釉石砌杯。

附上粉專截圖,杯子超美的
還原倉房粉專

這裝咖啡豆的小容器是小評老師的老公
手工敲打的銅器,也是很順手😉

以上就小分享,有想敗家收藏的咖友,
可以自行去三位大師的粉專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