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中太座不喝水只喝飲料,每天雷打不動的是兩杯以上的飲料,早上及中午通電話時,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買手搖飲的路上。 對她來說,白開水無色又無味,咖啡及手搖飲是日常生活不能缺乏的事物之一,並非真需要咖啡因來提神,而是要靠著咖啡/手搖飲來孕育出生活的動力
當初深深被這句話所打動「在家隨時一鍵就可以享用綿滑香柔的雲朵咖啡與滑順香醇的 Crema 義式咖啡」,於是這台 Philips 飛利浦全自動義式雲朵咖啡機 LatteGo EP3246 就出現在我們家了









安裝上十分的簡易,簡易清洗過配件後,拉出位於機身右手邊的水箱,放置濾心後倒入水即可。注重一些的可倒入ro逆滲透過濾水或是礦泉水,如果一般水也行,只是一定時間/杯數後要除鈣就是。
打開上蓋倒入咖啡豆/粉,有著12段研磨咖啡豆粗細可供選擇,能依照個人需求來調整咖啡豆粗細。一般來說,咖啡粉越細,酸味則會減弱;反之,咖啡粉越粗,則酸味較為明顯。 跟家中附近手烘咖啡吧老闆買豆時聊了一下,她認為研磨粗細沒有一定,但有些基本原則可以參考輔助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味,研磨咖啡粉較粗會降低萃取率帶出明亮酸質,因為咖啡粉的接觸水面積較小,特別注意的是沖煮太長則會導致咖啡成品反倒有臭酸味,不能將萃取率與沖煮時間混為一談;如果個人口味想要較多酸質,使用較粗研磨。反之想要較少酸質,可以磨得細一點。當然咖啡的變數很多,有水溫、壓力、粗細、烘焙、咖啡豆..等,連磨豆機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般咖啡機研磨器若是使用金屬材質的,容易因摩擦產生高溫,導致咖啡豆風味改變,飛利浦 3246使用的則是陶瓷研磨器,這種研磨器可低溫研磨或說散熱好,避免磨豆過程影響咖啡風味。有一好沒倆好的是,陶瓷刀的缺點就是磨到太硬的豆子或異物,會直接齒崩,但可水洗;金屬材質的話,就差在不能水洗,因為處理不好容易生鏽。似乎有點扯遠了,但這次的聊天影響了我們日後的決定,真的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阿! 喝咖啡時只懂得咖啡好不好喝,從未想過要煮的好喝可控的變數這麼多,導致後面 Sunbeam的購入,但現在先開箱完Philips 飛利浦全自動義式雲朵咖啡機 LatteGo EP3246吧!
LatteGo EP3246在每次的開關機都會自動清洗管線,省去不少時間,面板一共有六種模式,只要看得懂簡單的英文看圖說故事就可,分別是義式濃縮、咖啡、美式咖啡、卡布奇諾、拿鐵及熱水,每個品項都已設定好份量,依自己喜好一指按下,就可煮出好喝的咖啡。但值得介紹的是 LatteGo奶泡系統,無管線僅有兩個配件,使用時直接扣住咖啡機就可打出細緻奶泡,而且清洗的時候只需簡單清水沖洗就好,雖然杯身上有清楚的標示線,不會浪費倒好牛奶,但使用上我還是很隨興的加,最後的牛奶喝掉就好








準備開始煮咖啡了,LatteGo EP3246 能隨著杯子的高度調整出不同高度,且上面三款黑咖啡也可以同時出雙杯的量,其餘像咖啡濃淡度、咖啡量/奶泡量的調整都可以客製化,我們也在每天不斷調整下找到個人喜好的口味,一開始在看到咖啡與美式咖啡時有點納悶,不都是美式咖啡嗎? 實際上還是有些差距,口感其實很接近,風味不像espresso這麼濃烈,但又比美式咖啡香氣充足,咖啡喝起來則介於 espresso 與美式咖啡兩者之間,但實際上我們選擇拿鐵的比例高很多,以下讓我來獻醜一下前段時間所製作的咖啡,拿鐵簡直就是百搭...


























使用LatteGo EP3246 體驗其實很好,雖然在咖啡店老闆不斷傳授新知
Sunbeam 的金屬銀真的很好看且有質感! 擺在家裡整個都專業起來,好像把咖啡店開在家裡,看到家中這美美的咖啡角落讓我每天早上心情都大好! 原廠附贈的配件其實已經不少,豆槽、58mm咖啡手柄、填壓器、460ml不鏽鋼杯、2個濾網(單份和雙份)、清潔針、清潔小刷子,這次購買時又加贈了原廠配件組,包含了咖啡渣桶、金屬填壓器、溫度計、防滑填壓墊,裡面最滿意的是金屬填壓器,原本附的其實已經算好用,但金屬的勝過塑膠填壓器很多,無論是手感或是質感











使用上也發現了很多優點,例如
- 這台咖啡機的水箱是 2.8L 容量,應該是目前市場上家用半自動咖啡機水箱容量最大的! (可以幾天加一次水就好)
- 雖然已經有標準杯的量,但其實包括出水量/溫度都是可調整的 (等之後更了解咖啡的特性後再來慢慢的玩)
- 豆槽容量也很大,達到250克,且有30種研磨設定 (現在一般獨立自烘咖啡店所販售的咖啡豆都是半磅裝,差不多250克,可以多喝不同豆種找到適合自己的)
- 好玩! 使用簡單但花時間才能精 (從磨豆開始,研磨出多少咖啡豆以及萃取出多少咖啡,沒經過專業訓練,很容易失敗! 新手按照說明書的指示操作,單份約 7~10g 咖啡粉、雙份則是約 14~20g 咖啡粉,初期不亂改設定,等到一切都熟了再來微調嘗試)


分享一下用這兩台做出的咖啡差別
- 全自動奶泡太多且太綿密,他人蜜糖我之毒藥,半自動的可控多了
- 全自動的拿鐵設定對我們來說過淡,通常一份拿鐵會再加上兩份濃縮才夠,半自動只要使用雙份就好
- 清洗上,半自動很耗時,每份咖啡要清洗一次濾網跟把手,有考慮多買一組配件以省時;全自動省時很多
- 風味/口味上,全自動約莫等同便利商店咖啡等級,半自動可到連鎖咖啡店,甚至再稍稍好喝些





















以上是很不專業的開箱,新手入門如果有說錯或偏差麻煩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