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匿名二,我買藍色單品版本(不鏽鋼刀盤),貓哥出貨速度不是蓋的,下單後只隔兩個晚上 第三天早上物流公司就打電話來確認地址與電話,於是拆解下來擦拭一下零件再裝回去,新品是有油味沒錯但用報廢的豆子磨了幾次之後就開喝了,還真的與先前不同耶,不知道是自己沖法的關係還怎樣,700S+手沖不篩粉如果給80分,我自己經驗是porlex+手沖不篩粉有85分(也因此porlex我前後買了兩隻一大一小),這次測試匿名二+手沖不篩粉應該有90分,我知道給分很主觀,但就是變得鮮明,酸就更明顯酸、甜就更明顯甜,就連回甘也是,喝了之後就是整個下午好心情...

磨豆機磨出來的粉有差,我的沖法是大顆粒約14-16g且三分鐘左右沖完,如果再繼續沖 仍有課力馬泡沫產生 但我通常就捨棄了,拍了一些粉末的狀況給各位參考,重點如下

1. 不知道是不是新的刀盤,粉末顆粒的切面很凌凌角角,porlex是陶瓷刀盤,沒辦法做到這麼鋒利的刀盤切削面
2. 匿名是金屬刀盤,理論上靜電應該容易被傳導導掉,但金屬刀盤vs陶瓷刀盤 似乎陶瓷刀盤靜電吸附的狀況比較少,金屬刀盤 靜電吸很兇
3. 匿名二沖煮好喝的原因除了細粉相對少之外,有可能在於極細粉末吸附在刀盤上與粉杯內,拍不出來也倒不出來,我還得拿個小刷子清理才行,porlex磨的也會吸附,但輕拍幾下很容易清理
4. 匿名二沒加蓋,豆子碎片絞碾過程會跳出來(這個 板內已經很多討論與解決方法)
5. 匿名二相對於porlex很重很沉,一時之間不能習慣,這時才體會什麼叫做手痠,是因為重量而不是旋絞費力(旋絞--就是雙手轉)
6. 看細粉多寡要倒出來後撥開上層看底層,仍然會有 但已經少很多了
7. 有個角度豆子會卡住下不去(參考下圖一)
8. 實際沖煮的結果可以足夠覆蓋我所看到的匿名二缺點,包括些許的毛邊、沒蓋子、旋桿要組裝、粉杯要旋上去、重量...等等

卡豆,它就是不下去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吸附在刀盤上的細粉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進一格後再磨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再進一格再次磨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撥到底層看細粉狀況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自己剪個透明小蓋防跳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吸附在刀盤周圍的細粉1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吸附在刀盤周圍的細粉2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倒出來要沖泡的顆粒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匿名二入手_測試狀況分享
2016-09-09 19: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測試狀況分享
請問如果豆子磨,摩卡壺用的細粉,效果好不好,。想換手沖,考慮中。匿名單品版。
沒記錯的話,粗細度 從細到粗好像是 義士<摩卡壺<賽風<手沖<壓濾,我摩卡壺+700S弄了幾次都喝不慣晾在一邊了(覺得難控制火力、填壓、粗細 對於萃取時間的影響,後來入手EES250入門),如果要煮摩卡壺可能買義士版本比較好,義士版本的匿名手搖,先前爬文細粉會比單品版本(不鏽鋼)多
謝謝
roangelic wrote:
匿名二,我買藍色單品...(恕刪)
請問手沖粗細大小約等於二砂糖大小嗎?一直抓不到感覺…
sendkyo0108 wrote:
請問手沖粗細大小約等...(恕刪)

相隔二段粗細,
磨三種粗細,
同時沖來比較最實在

roangelic wrote:
匿名是金屬刀盤,理論上靜電應該容易被傳導導掉,但金屬刀盤vs陶瓷刀盤 似乎陶瓷刀盤靜電吸附的狀況比較少,金屬刀盤 靜電吸很兇

我覺得不一定耶...我買正晃行的陶瓷刀盤手搖磨豆機,刀盤吸附狀況和你的匿名差不多嚴重......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靜電這個跟烘焙度還有研磨度也是有點關係的啦
金屬本身確實可以傳導靜電,不過這個可能是雙向的所以可能人自身的靜電也可能傳過去,經我試驗使用前洗手略微濕手抓磨身開始磨有點效果
最見效還是直接噴一點水霧到豆子上!
不知好不好

roangelic wrote:
匿名二,我買藍色單...(恕刪)
你好,想詢問版主匿名二+手沖不篩粉的部分,刻度有建議的格數嗎? 想參考看看,新手請見諒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