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機磨出來的粉有差,我的沖法是大顆粒約14-16g且三分鐘左右沖完,如果再繼續沖 仍有課力馬泡沫產生 但我通常就捨棄了,拍了一些粉末的狀況給各位參考,重點如下
1. 不知道是不是新的刀盤,粉末顆粒的切面很凌凌角角,porlex是陶瓷刀盤,沒辦法做到這麼鋒利的刀盤切削面
2. 匿名是金屬刀盤,理論上靜電應該容易被傳導導掉,但金屬刀盤vs陶瓷刀盤 似乎陶瓷刀盤靜電吸附的狀況比較少,金屬刀盤 靜電吸很兇
3. 匿名二沖煮好喝的原因除了細粉相對少之外,有可能在於極細粉末吸附在刀盤上與粉杯內,拍不出來也倒不出來,我還得拿個小刷子清理才行,porlex磨的也會吸附,但輕拍幾下很容易清理
4. 匿名二沒加蓋,豆子碎片絞碾過程會跳出來(這個 板內已經很多討論與解決方法)
5. 匿名二相對於porlex很重很沉,一時之間不能習慣,這時才體會什麼叫做手痠,是因為重量而不是旋絞費力(旋絞--就是雙手轉)
6. 看細粉多寡要倒出來後撥開上層看底層,仍然會有 但已經少很多了
7. 有個角度豆子會卡住下不去(參考下圖一)
8. 實際沖煮的結果可以足夠覆蓋我所看到的匿名二缺點,包括些許的毛邊、沒蓋子、旋桿要組裝、粉杯要旋上去、重量...等等
卡豆,它就是不下去

吸附在刀盤上的細粉


進一格後再磨

再進一格再次磨

撥到底層看細粉狀況

自己剪個透明小蓋防跳

吸附在刀盤周圍的細粉1

吸附在刀盤周圍的細粉2

倒出來要沖泡的顆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