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烘焙風味不會無中生有

對於職業道德就是不能無中生有...
對烘豆師來說,不存在的東西也不可能出現在風味敘述上面,


小魯妹一開始在學習咖啡的時候也走過很多冤枉路,
買超多咖啡豆回家試喝試煮,或是去各個咖啡館喝咖啡,
常常看到天花亂墜的風味敘述,
沒有受過訓練的時候只覺得屁啦哪來那麼多味道啊,
(但事實上,也真的有店家是看著生豆報價單就填寫風味敘述吧???)


又到底為什麼洋洋灑灑可以寫那麼多東西出來呢?
為什麼我都喝不到?


首先,大家要有個認知,
就是人類的舌頭只能感受酸甜苦鹹鮮五種[味覺],
你的鼻子卻能感受上千種的[嗅覺]記憶,
垃圾車經過你覺得很臭酸,但他真的酸嗎?我們怎麼印證他是酸的?
我們只是剛好有不小心吃過腐壞的食物,可能是酸敗的,
或是從小到大所受到的知覺認知定義垃圾車為[臭酸]
於是大腦對垃圾的味道的記憶定位成[又臭又酸]


以上舉例太噁心了,回到咖啡上面,
當我們去某些咖啡館或是在家沖煮咖啡的時候,
第一個感受一定是嗅覺,
聞到咖啡磨成粉的香氣,阿有好多莓果類的香味,
沖煮的過程之中,這些物質在水中溶解,環繞著水蒸氣散失,
又使用到鼻子一次,等端到你面前,又再一次,
直到你喝下去,舌頭上的觸覺感受到BODY油脂感,
到吞下去的瞬間後鼻腔也在吸聞咖啡的香氣,
(當然以上這些,長期過敏抽菸,或是嗜吃辣者就會感受越少,還有嗅味覺隨著年齡退化等...)

風味敘述也用在烘焙上面...下期再說...
烘焙風味不會無中生有
2016-01-11 17: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烘焙風味
我把冷.熱.觸覺.也算在咖啡舌頭味覺的感受裡...
著樣應該會比較完整吧...
看到用玻璃杯在裝espresso
就不能苛責太多


個人神經敏感度有很大的差別
你分辨不出來,別人也分辨不出?
看不懂TOP 5%說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IS白 wrote:
常常看到天花亂墜的風味敘述,
沒有受過訓練的時候只覺得屁啦哪來那麼多味道啊,
(但事實上,也真的有店家是看著生豆報價單就填寫風味敘述吧???)(恕刪)


那麼那些風味敘述是怎麼來的???

要是在某一標準烘焙度之下後的杯測所得的風味描述的話,例如是中度烘焙下的杯測,
當我以淺烘焙科契爾或深烘焙曼特寧時,就不會完全呈現生豆報價單上的風味敘述了吧?!
話說應該也不可能能做得到完全呈現這回事!?

向〇石咖啡買了一支生豆時,提問過這問題卻沒有得到回覆。
1953li wrote:
看到用玻璃杯在裝espresso...(恕刪)


人家用什麼裝有差嗎

住海邊喔
心頭滅却
在社團回過同問題...

認知

感知的差別

有喝過有記憶,沒遇過同樣味道的食物,

要怎麼樣也說不出他的味道,有時候不是沒有 是記憶庫找不到

1953li wrote:
看到用玻璃杯在裝espresso...(恕刪)


我不知道原來不能用高級玻璃杯裝濃縮耶...
謝謝指教
個人單純認為杯口較大可以快速喝到高中低溫,
香氣也比較揚的上來
tmes wrote:
那麼那些風味敘述是...(恕刪)



通常生豆貿易採購商的採購流程,

1.初次樣本,自行烘焙,原產地有時也是會給風味敘述

2.裝袋,出口,附上樣本(再一次)

3.到貨,再一次烘焙樣本,

但是過季豆或是儲存不良的情況之下,生豆會有所喪失水分以及水活性的變化,
造很風味喪失&不良的瑕疵味道產生

以上

IS白 wrote:
通常生豆貿易採購商...(恕刪)

抱歉我挑個小毛病 是水活性

IS白 wrote:
通常生豆貿易採購商...(恕刪)


你說出好多產業鏈的祕密,也許很難控制,看商人如何看待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