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喝咖啡的組合是EES200+小飛馬,也換了多孔濾杯及breville手把,使用約兩年,操作方面已算熟練,大部分的沖煮也能掌握住味道(我是喝拿鐵)。後來先升級900n磨豆機,味道明顯上了一個檔次,乾淨也厚實。
終於年前入手想了很久的GEE。
原本想:換了GEE之後應該可以得到更穩定的沖煮吧?
再加上GEE有參數可以調整,應該更容易掌握,味道可以超過EES200才對?
事實總是不如想像美好,新組合試了一個禮拜,還抓不到味道。
不論是參考標準流速、秒數加到40sec、溫度調高、或是加預浸等待時間等等....喝起來的咖啡感覺都偏淡,甚至出現不該有的苦澀。且GEE似乎比EES敏感,條件差一些些些都不允許,填壓重一點咖啡出不來、刻度粗0.1 ESP像瀑布。一開始換機的期待是更穩定地沖煮咖啡,但現在變得更難掌握了,重點是味道也不如以往。
我使用的豆子是一樣的,自烘店購買,烘好約3-7天的義式豆。
GEE的咖啡味道比較輕,雖有煮過幾杯較有層次的,但喝起來不如EES厚實。
附上我目前GEE的參數(有無預浸及等待時間我喝不出差別XD)
單杯份
粉量:11g
刻度:4
秒數:30
填壓:重填壓
溫度:94度C
(味道比較輕、層次較多,是以前沒喝過的味道,算喜歡,但不到滿意)
雙杯份
粉量:20g
刻度:4
秒數:30
填壓:中填壓
溫度:92度C
(不管怎麼煮,也換了豆子,煮出來的咖啡總是有一股苦澀味)
希望能有更多經驗幫助上手,謝謝大家!
因為58mm的平面範圍較51mm的大,水在通過的時候也會有影響
不要死守機器的秒數,觀察顏色變化的速度以及總萃取量比較保險,有無底把手來觀察更好
如果硬是等完30秒,結果20秒就變淡色還繼續萃取,那後面的10秒當然都是苦澀味
豆子如果新鮮就可以先排除掉,剩下的就是研磨粗細、使用粉量、佈粉均勻度、填壓平均度四個問題
至於水溫跟壓力,因為GEE本身無法觀察壓力,只好先讓水溫控制在88~92度左右
而且沖煮之前一定要放水,放掉前段過熱的水,等待鍋爐補水回溫後再開始萃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