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修修改改, 等零件...等等等. 直到現在才有了一點點樣子.
原本我的log 方式是採有485 IO的PID 錶頭. 這個錶頭在拍賣網站上可以找到, 一顆800, 應該是類似拆船貨的東西.
詳細我也不清礎, 這個錶頭的好處是, 精確度高, 升温就是升温, 降温就是降温. 不會你明明在加熱, 讀到的温度卻是上上下下的漂.

在讀到Xhining大的文章, 發現有更經濟的方式, 所以又上拍賣網站找了以下的東西. 兩組SPI Ktype的reader, 一個arduino.
Xhining大的文章, 有詳細的說明, 及原始碼如何取得. 基本上, 真如Xhining大所說的, 把程式燒到arduino, 然後SPI的線拉對.
一切就動作了.從serial port上可以取得温度的數據了. 但這個方式取得的數據, 就不像PID錶頭的精確, 可信. 上上下下的.
依這個數據劃的曲線, 不太好看, 不過在程式碼上做點修改, 取個平均. 差一點, 但還是可以用.

在拍賣找零件時, 發現. 居然也有濕度的sensor. 所以, 我就把這個也加上來了. 這個sensor 是I2C介面的, 加上VCC GND 總共4條線. 所以我就利用USB的線外拉. 然後放到離機器遠一點的出風口.

有了這個, 真的可以比較明確的定義一爆初, 一爆末. 一爆初是水的爆發, 所以在風量及温渡沒做調整的狀況下, 可以明確的看到溼度明顯上升就是一爆初, 開始下降就是一爆末. 而且, 如果風門,火力沒控制好, 也可以了解是不是因此抑制了一爆的發展, 造成豆子綠原酸的反應往不好的方向走. 所以, 要進來玩arduino的. 請把這個也考慮進去. I2C拉一拉, 賣家提供的原始碼加進去就可以用了.
後來, 有一天Y黃丟出了這個東西...
哇哇哇... 不得了, 我一直想記錄火力, 又不想動手拉滑鼠, 買了幾次零件, 終於.

不這, 這個就沒有程式碼可用了, 要自己po 上去, 可以參考load cell的範例.
板子露在外, 不太好看. 所以. 賣家也有提供3D列印的盒子.
算算剛好可以塞進去. 所以我的成品像這樣.

最後. 我的記錄程式呈現出來的樣子, 就是

上方白色的是環境温度.
紅色是豆温.
下方紅橘的是火力.
下方比較不像方波的是溼度曲線.
不過我還是不滿足. 下一個案子. 是把排風量, 跟進鍋爐的熱風也記錄進來. 但...
這個要在下一台烘豆機上做了, 因為我不想在800N的屁屁開個孔.. 我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