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在家裏客廳桌上,捕獲『野生烘豆機』一枚
不囉嗦,照華府規矩,先脫光驗明正身
順便把用不到的東西,全拆了
結果只剩…..沒多少!
加件隔熱棉,比較不冷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從前面看,招牌入豆口上面加一片『蓋子』,看能不能有悶蒸的效果
原本的出豆口,做成可掀式,掀開直接下豆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給烘豆機加個電腦
插麵包板接控制電路,有按鍵、LCD顯示,也有電子溫度計…
第一版先求能烘出豆子就好,不知道還須要什麼功能
以後有想到,再加進去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華府的傳統就是…懶~ 的太認真
所以,寫個程式放進去
看能不能像媽媽樂洗衣機一樣
按個按鍵,烘豆機自己去烘,等烘好了,再來叫我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做個鋼鐵人外殼,把烘豆機包起來
保暖一點,也好看一點… 點
順便把排煙、銀皮、下豆冷卻 一次解決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不鏽鋼比較貴,還得請人加工,比較麻煩
所以,冷卻盤就直接用碎木料簡單釘一下
直接連接排風設備
然後就,指揮艇組合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怎麼...
看起來真不像是一台烘豆機
不管從哪個角度,怎麼看都不像...

倒像是變形到一半卡住的變形金鋼
而且,還是電線外露的裸裝版


搞個B&Q層板架高,下面有加輪子
如果不能烘,比較方便推去資源回收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小心啟動麵包板上的電路
太好了,該亮的燈都有亮
乍看之下,還蠻像一回事的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小弟純粹是惡搞機器而已
對於烘豆就真的傷腦筯
慘、慘、慘 啊! 完全沒經驗

只好努力Google找資料
感謝很多烘豆前輩的網路分享
小弟才基本建立了一些概念

立馬把網路上 Gooooogle 來的『烘焙計劃書』
透過電腦連線,上傳到接麵包板的主控器

看著這個簡陋的設備,裸露交錯的電線
居然就這麼地運轉起來了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烘豆的世界真的很不簡單
Google完才發現
相關的知識非常多
能玩的東西也非常多
要能烘出一把好豆
須要多年的經驗累積,還得燒掉不少豆子錢
想到這裏,不襟對各位烘豆前輩,昇起一股由衷的敬佩


小弟剛入門,實在談不上烘豆技術
只能先就烘豆機的特性部份做一些實驗性的烘焙
目前想先把目標鎖定在烘豆機的穩定性

所以,我想第一個目標是先讓烘豆機能穩定的控制烘焙曲線
下面是最近的幾次烘焙曲線截圖

上星期烘的曲線 (瓜地馬拉的安堤瓜,目前都是用同一支豆子)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當天連續再烘第二鍋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昨天陰天,氣溫比上周降了5度,
用同一個烘焙計劃曲線再試烘了幾鍋

在Artisan軟體中,把上周同一個烘焙曲線開啟為背景對照模式
溫度的確有沿著上周記錄的曲線走
看著急不得的曲線緩緩爬昇,擔心下一秒開始曲線爆走的感覺真的有點奇妙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曲線好像還是不太能完全重合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今天天氣像寒流來襲,室內溫度只有21度,下小雨
好像烘出興趣來了,又多烘了幾鍋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再烘一鍋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捕獲 野生烘豆機 一枚


烘了幾鍋,好像曲線還是沒辨法完全重合
曲線邊緣還是會出現沒重合的毛邊,怎麼會這樣…
第一關而已,就這麼難,看來還很有得拼

加油!加油!

2014-11-14 2: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烘豆機
真威~
曲線本來就不會完全吻合
每天天氣都不一樣 不能完全只照曲線跑拉~
哇~自製一台電腦控制的咖啡機,這也太

小阿真 wrote:
哇~自製一台電腦控制的咖啡機,這也太...(恕刪)


小阿真大,目前它其實還是『烘豆機』
自製一台電腦控制的咖啡機,是指這台嗎?
自製一台電腦控制的咖啡機
真是達人啊,自己編程還親自改良!!厲害!!
這真的厲害
華府大真的強阿
小弟也烘豆一段時間
您有需要的話
可以跟您分享自己烘豆的淺薄知識~~

澈毛·剎剎 wrote:
曲線本來就不會完全吻合
每天天氣都不一樣 不能完全只照曲線跑拉...(恕刪)


剎剎大,
我很想照著感覺跑,只是,剛入門,什麼感覺都沒有啊…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克服氣候因素
或是 探討氣候影響烘豆的文章呢?

華府代號9527 wrote:
剎剎大,我很想照著感...(恕刪)


小弟想到笨方法克服
就是找一間小房間弄個恆溫濕控制就好啦~

給您加5分, 太強了, 只有欣賞的份, 加油, 希望華府大隨心所欲的控制烘豆過程, 並烘出想要的豆子!!
大家互相討論求進步

不過華府大,你現在是新手
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是什麼都不懂
建議你
1.把梅納反應與焦糖化反應搞清楚,尤其是梅納反應各步驟降解要先有初步瞭解
2.瞭解梅納反應後,就知道水在烘焙過程中的重要性,
所以請再進一步瞭解幾個溫度的意義
(1)入豆後反曲點
(2)130-140度前
(3)130-150度間
(4)150-172度間
(5)187度前後
(6)一爆後
(7)二爆
(PS.溫度因你的溫度計位置與感應關係,會與你的溫度顯示或有不同
但基本上大概在10度差異左右)

這幾個點都是我們在烘焙時必須要去研究的地方
有一點心得後,再來討論
會比較容易問到真正問題點

當然,還是要跟你說一下
類似RF這樣的機器(你這台應該是吧?雖然有一點有不太完整的樣子)
先天還是有限制
這是你也要先知道的
(抱歉,我不是說RF爛,只是真的先天還是有限制的
要求精進,還是要找真正能看出差異的烘豆機比較好)

補充一下:你似乎有一個錯誤觀念
烘豆要每次曲線一樣
但事實上,烘豆有一點像沖煮咖啡,熟豆的狀態,時時不同,所以要用不同數據
同樣的,每批生豆的狀況也不同,同一產區不同批號也不同
擺的時間長短也會不同
所以烘豆師要依狀況判斷用怎樣的曲線烘焙
之前也有人在本討論區提出類似概念(應該是要賣軟體吧?!)
但事實上是不瞭解烘焙的人才會這麼做

給你參考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