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入手飛利浦poemia已近一年時間~~
前陣子看到網友們建議將其加壓裝置拆下較能萃取的espresso,
個人也參採了Youtube影片將其裝置拆下,
但不拆都沒事,弄完後整個萃取出來的咖啡超不穩定,crema剩下薄薄的一層(相同狀態豆子),我也有填購tamper加壓粉餅…
個人磨豆機是600N,之前測試磨2.5最佳,但加壓裝置拆卸後整個抓不住應有的刻度,緊接而來即是持續浪費手邊的好豆子(心碎…),更慘烈的是,想再裝回去時發現有個小零件似乎被我折斷再也回不去!
因此,想請教相同使用該機型的大師們能給予些指導,是否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粉太粗?tamper壓太大力?還是該送原廠修一修了!
1.
一般家用義式機的加壓把手或是加壓basket是用阻擋徑流的方式來達到高壓(~9bar)的萃取
但是使用者無法利用調整研磨方式 來學習達到最佳萃取
所以很多人才建議拿掉 而且只有拿掉後 產生crema才是接近正確的萃取
既然拿掉了 就不建議走回頭路(裝回去)
2.
但是crema也不代表全部 最後結果還是以味覺(舌頭)為準
crema是咖啡油脂的水合化(高溫下油水的混合)
因為好的味道(aroma)是脂溶性 所以萃取出crema通常代表有萃取到aroma
但是有crema也不代表好味道 (爛豆子 也是可以萃取到crema 但是很難喝)
所以你還是先喝喝 怎樣是你喜歡的才重要
3.
照你的說明 我猜是研磨粗細不夠 或是不夠新鮮的豆子
自己之前有買過600N拿來手沖 有試過最細的刻度 看起來離義式需要的還有一段距離
除非你的600N改過 不然你磨出來的應該不夠細來達到最佳萃取 也因此沒有看到任何crema
所以建議你換一台 或是另外買一台磨豆機
當然看過網友用過度填壓的方式來增加足夠的阻力 達到最佳萃取(~9bar)
但是這樣搞 很容易把咖啡機搞壞 (尤其這類的咖啡機很多便宜零件和塑膠材質)
所以還是建議你從磨豆機著手
當然如果你有預算的考量 又很想看到crema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弄個加壓basket
不過這也只是假象的最佳萃取
慢慢喝出感覺後 你才能了解為何站上 大家很多人很願意投資在咖啡機上(分享咖啡空間那棟樓 最嚇人)
my two cents
pailit wrote:
個人入手飛利浦poe...(恕刪)
關於您提及磨豆機粗細的問題,目前我600N只設定在刻度2與2.5中間
才能萃取出風味稍佳的espresso~
但如果再把刻度調小到1.5時,咖啡粉摸起來已完全至極細粉狀,無顆粒感,但結塊情形嚴重
此時咖啡就完全一滴都萃取不出來,拿下把手只看到上方一層熱水,底下幾近泥狀的咖啡粉
(P.S.我的濾杯都有清洗乾淨,單水流很順)
今天有打算把手邊一些咖啡豆請附近咖啡店幫我磨看看~
請其研磨至一般商用義式機使用的粗細度再試試!!
(例如填壓的力量、每次填粉的粉量...)
然後再調整粗細
要有耐心
因為這樣的組合本來就是難抓適當數據
拆掉限壓機構是好的
因為這樣你才會進步到義式咖啡的另外一個層次
不然永遠被那個機構限制住
只是,600N的這樣磨豆機
實在不太適合義式咖啡
有時候最適當的粗細度,假設在2.3
你每次調整卻又不一定在2.3,有時2.2、有時2.4
加上調整粗細機構的不穩定,一段與一段的差異又大
光這個粗細度就很難維持穩定的控制
所以你常會覺得,有時似乎可以了,有時就是不對
若實在無法,看看你在哪裡,請附近有經驗網友去幫你抓一次
我這裡也時常有網友帶類似組合(最多是EES)來請我幫忙抓數據
比起在這裡文字敘述要快得多
pailit wrote:
關於您提及磨豆機粗細的問題,目前我600N只設定在刻度2與2.5中間
才能萃取出風味稍佳的espresso~
但如果再把刻度調小到1.5時,咖啡粉摸起來已完全至極細粉狀,無顆粒感,但結塊情形嚴重
此時咖啡就完全一滴都萃取不出來
600N對於超入門義式機來說,是夠細的,首先
一.關於600N刻度
請於各大刻度間.如2~2.5,再細分成三或五刻度.還是有差異的
二.請注意粉量與粗細的關係
如雙杯粉量,則需要粗一點.如我這600N需調至2.2左右
單杯粉量,調至1.8左右
此時填壓力道相同
PS.你的600N與我的600N歸零不同,所以刻度會有一點點差異
pailit wrote:
今天有打算把手邊一些咖啡豆請附近咖啡店幫我磨看看~
請其研磨至一般商用義式機使用的粗細度再試試!!
別去磨了,磨了也沒用,因為你必需捉出你自己的刻度
在不浪費好豆的情況下
請去買半磅的一般豆子來試機,但也要新鮮的才好
在桃園附近的話就找M大吧
挖個坑..XD
天漸黑 心不想睡 點點星光 靜靜躺在黑夜 你曾說 在你心中 我是你唯一的夢 夢開始飛翔 在每一個晚上 心也會靜靜停在想你的地方 夢開始飛翔 飛翔在你如夢的晚上
有加壓:
Crema感覺像是打咖啡泡,味道不太對...
雖然說明書上寫粉杯可泡單杯份與兩柸份,但用相同細度的粉進去,兩杯份常咖啡出不來(太細),單杯份過萃,一直調整粗細仍找不到最好條件....
後來決定把加壓拆了..
無加壓:
刻度使用1.5(600N),不同豆會上下微調0.3內,粉量一率鋪平後以53mm填壓器(對岸網站購買)向下填壓0.5~0.8cm,咖啡第一口味道明顯比加壓式厚實許多(應該是Crema萃取正確吧)。
開始使用義式機及喝義式咖啡約半年,算是新手中的新手,提供使用心得供大家參考。
今日下午泡的咖啡,蒸氣還算有力,想打品質好點的奶泡,蒸氣可以放個30秒以上,就會出比較乾的蒸氣...

PS.打奶泡要拆掉外管(拆最外層或連橡膠那個都拆了都行)較能打出成功的奶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