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聰明濾杯]怎麼用才聰明呢?

前幾天買了些肯亞AA
以自己的爛技術手沖
倒也可以感受到這支豆子的獨特果酸味
不過還是會覺得偶爾會沖出些雜味

所以買了個聰明濾杯試看看能否提高穩定度
可是實際泡出來的結果卻有些慘不忍睹
酸味不見了
也沒啥苦味
總之就是味道平平的咖啡水

我的泡法是以手沖粗細研磨
咖啡粉倒進聰明濾杯
咖啡粉與水比例是1:17
再倒進90度熱水等三分三十秒
稍加攪拌後放上咖啡杯開始過濾

不過這樣泡出來的結果就是味道完全沒有層次
味道完全不對
果酸味都不見了
喝不入口
聰明濾杯的味道是這樣子嗎?
還是我的方法錯了呢?

2013-10-06 19: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濾杯
問題出在你的方法喔~
1:水與粉的比例就不對,如果磨一杯的量,一杯約15g,水則約需155~160cc
2:時間浸泡太久,試試看浸泡時間掌握在30~45秒
3:絕對不能攪拌,手沖咖啡切記絕對不能攪拌!

以上提供參考^_^!
最近滿喜歡一人份的沖泡方式是
耶加雪菲烘培度M 12g 小飛馬刻度4(用刻度3.5就太細了) 水溫90度
用聰明濾杯裡頭擺102濾紙,水加到濾紙的八分滿,沖出來差不多就是200 cc
注水後開始攪拌一下,滴漏前再做一次攪拌
注水完成後一分鐘滴漏,滿像賽風的方式

賽風也是水與粉接觸後一分鐘內滴漏,一開始攪拌一下(是輕輕的把粉往下壓),滴漏前再攪拌一下後滴漏

以上僅是個人對於聰明濾杯用在淺中培豆的用法,供參考

若是手動聰明濾杯法.個人則是用一大杯水往分享壺裡頭的粉沖,靜置30秒後搖晃壺一下(用搖晃壺作攪拌動作)
第一分鐘後倒往濾杯滴漏,要倒濾杯前再搖晃一下壺,同樣也是水與粉接觸後一分鐘滴漏
粉水比一樣是12g沖出200 cc.......搞太濃反而喝不出味道哩!
原來如此
比例和手法都錯誤
難怪會那麼難喝
感謝前輩的分享與指導
我再重新試試看
我所學習到的豆水比例是1:10,最多不要超過1:14 or 15
聰明杯應該比較適合參考賽風的操作時間
磨豆刻度在2.5-3.5,時間約在40-60秒
以上顆細度與時間可能還要依照豆子的深淺新鮮狀況做調整
給您參考
01有三寶:刪文、停權、鄉民不准吵
剛剛用前面前輩分享的Recipe 沖泡
味道果然改善很大
雖然層次不若手沖分明
但該有的味道已經喝的到
下次再把研磨刻度調細一點點
看看味道能不能更延伸
其實聰明濾杯跟手沖一樣,開心就好
加上聰明濾杯的容錯性大,怎麼玩都可以!

我自己沖比較懶(隨便),
水溫80~90度,粉15~20克,
手沖壺小水柱沖到7-8分滿,
沖水+放著等總時間3:30就出水。
不攪拌不蓋上蓋。
(要攪要蓋也無妨,但請輕柔,我是懶,所以都不做)

出來的味道我還頗喜歡

時間長短可自行實驗,
樓上幾位都說不要超過1分鐘,
但我自己用3:30~5:00其實都OK,
搭配咖啡粉粗細實驗到自己喜歡即可,

原廠建議也是3-5分鐘,
Google可查到一些分享,
http://kaffebaer.blogspot.tw/2013/06/handy-brew.html

"台中Mojo Coffee,分享了使用Handy Brew的方法,大意如下:
先將95度熱水裝入Handy Brew約一半位置,加入三匙咖啡粉(約小飛馬刻度3粗細,個人覺得小
富士、小飛馬、小飛鷹與Kalita Nice Cut等磨豆機刻度均可在此作基礎調整)後攪拌均勻,
開始計時再將熱水裝滿、 加蓋。計時兩分鐘後開始過濾,將會得出口感濃醇、帶有喉韻
的咖啡。過濾可能會花個3~4分鐘。但是老闆Scott是不太介意超過一般認知的過濾時間,
總時間(浸泡加萃取)6分鐘之內,甚至淺焙豆總時間拉長到8分鐘,都還可以接受。"

http://king503.pixnet.net/blog/post/37486510-%E8%81%B0%E6%98%8E%E6%BF%BE%E6%9D%AF%E4%BD%BF%E7%94%A8%E6%96%B9%E6%B3%95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小兔
bunnylai wrote:其實聰明濾杯跟手沖一樣,開心就好
加上聰


感謝分享
不過上次慘痛的經驗
問題不知是出在過度攪拌
還是浸泡時間過長
不過短期應該會把浸泡時間控制在一分鐘以內
先從改變研磨粗細來做調整
jimmydai wrote:這裡有另一款免濾紙型聰明濾杯的示範影片

很精緻的濾杯呢
雙層金屬濾網不知能否更有效過濾
這一只濾杯不知要價多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