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咖啡味覺的瓶頸

小的我入門咖啡到現在快一年了,對於自己沖出來的咖啡也能慢慢的嚐出數種味道。但最近遇到一點瓶頸,同一支豆子我自己手沖能喝出一點心得,但由咖啡廳的barista沖出來的咖啡我就喝不出來,我感覺外面咖啡的濃度都太高了,我平常的手沖比例約是12克粉對200ml水,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只是我對於自己沖出來的咖啡的對號入座,請問各位現在應該要如何突破?
2013-06-06 18: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咖啡 瓶頸

art841213 wrote:
小的我入門咖啡到現在...(恕刪)


那就請咖啡店老闆不要泡那麼濃。

art841213 wrote:
小的我入門咖啡到現在...(恕刪)


手沖比例約在粉:水=1:10-15之間
你的水量是高了一點
但這沒有一定,你喜歡就好
不過或許是你喜歡稀一點的味道
就如上一樓說的
就請老闆沖稀一點即可
當然,你也可試著去適應濃一些的味道
如果是12g粉泡出200cc咖啡液(約190g),根據金杯準則,
190/12=15.8,加上未入下壺留在濾杯中的水的修正量約2.5,
粉水比約1:18.3,算很標準。

泡濃一點可能較容易跟客人收錢,但太濃也容易讓味道擠在
一起。
針對"由咖啡廳的barista沖出來的咖啡......."
可以向服務生要80度以上的熱水自己稀釋
(用有尖嘴的壺子裝喔)
加入的熱水比例由1/6慢慢調升到1/2
(水1咖啡6)
現在喝的咖啡應該是要慢慢進化到
喝高中低溫的層次感
要表現的應該是豆子的風味而不是"咖啡味"有多濃
就像樓上說的"太濃會擠在一起"
例如日曬西達摩 完美日曬這隻
烘到一暴結束下豆
若是正常濃度沖泡會太濃綜合水果軟糖的果香味會出不來
出來的反而都是酸香的咖啡味
一旦粉磨很粗或是泡的比較淡
出來的反而像水果茶咖啡味會變得很弱
當然啦這不濃烈咖啡可能許多人不愛....
不過樓主若是將心思放在"風味"上而不是"咖啡"味上....
加入熱水的方式樓主試試吧....


blue_jazz wrote:
針對"由咖啡廳的ba...(恕刪)


我目前對於自己沖的咖啡是能辨識出少數「風味」的,只是喝外面的咖啡就喝不出來,心得就只有好不好喝、濃度而已。

我再試試將自己平常沖的濃度提高一點試試,謝各位!
沒辦法 , 人類的味覺以及嗅覺畢竟是有限的

加上咖啡本來就是屬於外國的東西 , 外國形容出的味道也是外國才有的

台灣本土可以用來描述的味道自然不足 , 不用太在意啦

FZ6盧魚 wrote:
沒辦法 , 人類的味...(恕刪)



是阿就像 龍眼乾 竹筍 福菜香氣 國外還真的沒有.....

風味輪是國外的東西
那有沒有屬於台灣的風味輪的呢????
很有趣的問題。

感官感受到的東西,從未在生命經驗出現過,無從形容起,是否這個
感受就就不存在?

感官感受到的東西,在生命經驗出現過,可拿來形容感受,卻和標準
風味輪用的形容詞不同,就不能用嗎?
沒什麼好突破的, 自己喜歡的最重要, 你喜歡喝濃一點就加多點豆子...

喝喝咖啡欣賞別人沖泡的味道也不錯, 但別被牽著鼻子走, 咖啡的味道沒有一定才能如此迷人跟多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