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進了最近很熱的半自動咖啡機STRADA,廢話不多說,我們來做台灣第一手開箱文吧。
首先,外箱就告訴你裡面裝了什麼。
確認各個細節,有無缺損碰裝(發這篇文的今天,暫時還少了原廠軟體跟USB)。
這次的鍋爐有穿衣服喔,可以有效的提升溫度的穩定,老義這次發狠,設計的很週到喔。
同場加映的Volcano,骨子裡是KONY。但是在段位調整上改良了,精密度可能有點差(有分段),但方便多。這台使用上跟MAZZER其它的定量機型都一樣,但它真的很漂亮,很令人心動的傢伙,可KONY真的磨很慢啊...
同場加映二,Speedster,美機一台,純欣賞。
LA MARZOCCO的填壓器,它是贈品,算記念品吧,Tamper Base 為鏡面處理
正式上機,每一顆沖煮頭都有一個專屬的鍋爐及GEAR PUMP,所以它沖煮時的聲音與一般機器不同,另外,每顆沖煮頭皆可設定四組沖煮曲線,及各別的溫度還有溫度差值...相當精細。
新把手,內部為全不銹鋼,把手為橡皮包覆,把手長度較一般使用的把手長,有符合人因的小折角。濾杯則是VST濾杯,側面有打上STRADA字樣。圖中鎖在沖煮頭上的則是傳統把手,大家可以看的出差異嗎?
經典的角度來一張。
貼住側板往內看,可以看到LM的獅子喔。
黎明昇起?
蒸氣管。這部份比較需要注意,蒸氣使用後,管子會非常的燙,且水盤放置在較高的位置時,蒸氣管使用較不便,需要拉到機身側板外部份使用。
C.C.C 的填壓器,很精緻好用,外型看起來像TORR做的。
在做測試,設定各種數值。在風味實測之前,把溫度、壓力、曲線全設定到位,都需要SCACE的幫忙,為了確保每一步的準確性,即使是STRADA,我們也嚴陣以待。
快拆分流嘴,有點利,使用時請小心,為全不銹鋼制品,清洗上方便許多,食品衛生一極棒。
新把手的底部,大家一定注意到它有設計成方便抵住桌面的突起物(抱歉,這名字應該叫什麼啊?),另一邊則是實際沖煮的結果。以相同的沖煮參數,在STRADA上沖煮,容易煮出含水量較高的粉餅,推測是它的Gear Pump的壓力供應方式所致。
在這裡做個小總結:一連兩天,我們使用了同一支豆子進行密集的測式,事實證明,壓力的改變,確實會造成風味的改變,尤其在AB TEST的情況下非常的明顯,但是傳統Barista該擁有的技術並沒有因此被推翻,這些細節的改變,皆是植基在原有的理念上的,所以對Barista來說,壓力曲線可能可以幫助你煮出更好的咖啡,當然也可能因為變數的增加,所以搞到你精神分裂。
此外,因為多鍋爐系統的關係所以即使是連續沖煮,也能維持良好的穩定水溫。在遇到大量使用沖煮頭的情況下,即使水溫掉了,只要等它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快速回到設定的範圍內,不過當然,因為目前還在測試狀態下,也許會跟實際沖煮時有差異,也許再過陣子,我會有新的想法來分享給各位。
關於機器使用的部份,有問題的也可以來訊息問我喔,只要我能回答的,我會盡可能回答各位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