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義式咖啡疑問~EUPA 1817

不好意思,我才剛接觸義式咖啡機,雖然有很努力在01上爬文,但實際操作後卻仍有很多的疑問,懇請板上大大賜教~~~也拜託大家不要太嫌棄我的蠢問題......
我是用EUPA 1817這款咖啡機(因為是新手,只敢從能力範圍內尚可負擔的機器開始)
今天嘗試沖泡了3次....
1.由於原本是使用美式咖啡機,所以當初是買了手動磨豆機來研磨

義式咖啡疑問~EUPA 1817
此款磨豆機,我已經將他調到最小刻度,磨出來的成品如下

義式咖啡疑問~EUPA 1817
義式咖啡疑問~EUPA 1817
不知道這樣是否還是太粗呢?
因為在萃取咖啡液時,他並不會是老鼠尾巴!流速非常快!根本5秒左右顏色就變淺色了!不知道這是否表示粉體仍太粗呢?

2.萃取完咖啡液後,我的咖啡粉卻很難倒出來!必須要用挖的才可以! 而且在拆卸濾杯時,裡面的那個濾杯(裝粉的)會黏在咖啡機上頭!每次都這樣!所以機器出水口本身也沾黏很多咖啡在上頭.為何會這樣?

3.請問各位大大的鮮奶是用冰的鮮奶下去打奶泡嗎?可是打完奶泡後,鮮奶就會變熱的了嗎?還是大家其實都是用熱的鮮奶去打??因為我打完奶泡後(其實沒太多奶泡啦!頂多是很粗操的那種!不過牛奶本身有比較綿密了,不是水水的那種),我的鮮奶還是涼的耶!!!!

拜託各位先進幫我解答吧~~~~~~~~~~~~感激不盡~
2012-02-22 1:45 發佈

damedeshio wrote:
不好意思,我才剛接觸...(恕刪)


1.沖煮流速影響部份有研磨度、填壓力道、粉量,這個三個變數,
不過應該是粉不夠細佔最大部份啦,要玩義式咖啡,還是換一台磨豆機吧!
2.先改善填壓及第一點(粉裝太多也會卡在分水網上頭)
3.奶泡是從冰的打沒錯,打奶泡到注意噴嘴頭位置及聽一下聲音,當出現粗奶泡時(聲音是啵~啵~),噴嘴頭位置就太高了,再 往下一點會出現吱~~的聲音,差不多就對了~(順便讓奶泡成旋渦狀,把粗奶泡再壓下去變細~),另外,你是用全脂還是低脂打? 剛開始還是用全脂打吧!
感謝fishcan38大大的解說
原來我摸起來沒有顆粒並不代表夠細緻了...>_<
可是由於才開始玩咖啡,所以不敢一口氣砸太多錢下去...
我有看到版上很多人推薦小飛馬600N那台,雖然價錢勉強可以接受,但因為我現在是跟夫家住,所以不敢太放肆的買這麼多大台又醒目的機器放在家裡...
請問是否有小台一點的磨豆機呢?
另外填粉是要填滿嗎?就是有壓過後還是跟濾杯完全水平的那樣滿
EUPA 1817的填壓器跟濾杯好像會有空隙,所以我會分幾次壓,請問這樣會有影響嗎?有需要去買一個完全密合的填壓器嗎?

我是用全脂的~~~~看來應該是我的方法有問題囉~~~

非常謝謝您啦~
我用這台一年半了
磨豆機用一般的電動磨豆機
像食物處理器那種
要盡量打碎一點
壓粉也要盡量壓緊
我也都分多次壓
填粉約9.5分滿
少一點咖啡量就少一點
不要切齊濾杯
太多會爆出來沖煮口外面
會不好清
如果用專業磨豆機磨太細
水壓會壓不過去
我試過水完全過不去
不知道會不會爆掉
這樣沖煮開始到變淡約20秒
添的粉要挖出來
沒敲過不知道敲不敲得出來

奶泡我把橡皮頭拆掉
先深入牛奶中加熱牛奶
再拉到表面開始打奶泡
如樓上方式
奶泡可以打得不錯
我多凖備一個奶泡杯
原本的拉花用
但是容量略小
另一個打奶泡用
基本的拉花沒問題
其它配件都是原來附帶的

你的2我覺得是咖啡填太多導致的
稍微搖一下再拆把手應該就拿下來了吧!
咖啡渣黏一些在沖煮頭上算正常吧!
用溼布擦拭一下就乾淨了
另外壓粉時我會傾斜填壓器幫助填壓得更紮實一點
我也是用1817,大約6年了,針對你的問題我來分享一下經驗

第一點:粗細

我是用小飛馬來磨,畢竟比用手動來說比較省時,手動的缺點就是速度慢外加磨不均勻
你有耐心就慢慢來也ok

粉的話,因為1817這台壓力不太足(堪用),所以就壓力,粉粗細,填壓力道來說
你能控制的就只有後兩者

粉粗細-就你照片來看勉強可以,要是能再細一點更好,不建議砍豆機
那種砍不均勻,要用'磨'的

填壓力道-壓力,粉粗細都控制好後,就剩這一項變數了

我的做法:
1.熱機,等加壓燈滅後先出水一次(個人習慣)

2.磨豆,大約兩匙的粉倒進兩份的過濾器中,把超出濾器的粉刮掉就好

3.填壓,這一步完全靠經驗,基本上只要用身體的力量藉由手臂打直下壓就行
把過濾器倒過來,咖啡粉不會掉出來就可以,久了你甚至可以感覺到
你填壓時豆粉的鬆緊度

4.上咖啡機,扣上咖啡機後,我會先打開約1秒左右在關上,讓熱水先預浸咖啡餅
粹取的比較均勻

5.看流速,一杯(ESPRESSO杯)大約是20秒左右,但以這台機器來說,基本上要流完大約要25秒
這裡有個重點
a.流速-太快表示你壓的不夠緊,流出來的帶大氣泡,且很快就變淡
太慢表示你壓的太緊,出來的帶紅褐色,cream的部分像是肥皂泡

b.香味-正常的是咖啡香,太快則香味淡,太慢會有焦味

6.看咖啡餅,正常-餅面平整,倒過來敲一下才會掉
太鬆-餅面會留有熱水衝過的痕跡,大約有2個洞左右
太緊-會爆!!請注意,要是你覺得流速真的太慢的話
恢復的待機的時候,請再轉往蒸氣進行洩壓
再把沖煮把手卸下,不然會爆,有點危險

以上是我的沖主流程,這台機器雖然陽春,但也不錯用
不過由於是半自動系統,你就要多去玩玩,久了就知道怎麼操作了
70%的成功率是由你掌控的!!

第二點: 那就是太鬆了,由於咖啡餅結構不夠緊,所以熱水(帶壓力)一下去就把它沖散了
所以整個過濾器及出水口才會都是粉

第三點: 牛奶都是用冰牛奶去打的

做法: 拉花杯約半杯,一開始先把蒸氣嘴插進底部但不要觸及杯底
等到手摸鋼杯熱熱的時候在網上拉是杯中
接下來觀察牛奶的結構慢慢拉至液面,有充分打進空氣的話
會看見成漩渦狀,整個牛奶都跟著一起動,然後直到設定的溫度就可停止

要點-牛奶溫度還太低就把蒸氣管拉至液面-->氣泡會很大,倒進咖啡會消很快,
整杯咖啡看起來張髒兮兮的
牛奶打太久並一直打蒸氣-->氣泡會很細很硬,倒進去後不易與咖啡做調和,不利拉花

另外,打好的牛奶不用的話,放一下會讓他的奶泡變的比較硬並浮在拉花杯上層

建議-插一隻烹飪用溫度計(大約100元),打奶泡時可以觀察牛奶溫度,盡量控制在60度左右完成

全脂比較好,乳脂肪多比較好打(建議林鳳營),做成拿鐵容易帶出甜味

最後,看書,上網看教學影片,練習---享受咖啡就是這麼容易
希望以上分享友幫到你


據我所知~手動磨豆機也是可以磨到義式咖啡所需要的細度~不過你可能需要問一下哪一款比較適合~

我自己是使用900N的~~對你來說應該是太大台了~~

至於1817的粉會卡在分流網上面也是正常的~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貝拉咖啡討論區"裡面有一個討論

1817的主題區~~各式各樣的問題都有~~對你應該會有很多的幫助~

另外~~玩義式咖啡是一個錢坑~~因為你永遠都無法滿足~~怎麼搞就是覺得好像缺一味~~~

就像你覺得奶泡打的不夠棒~~因為1817的鍋爐不夠大使得蒸氣量不足~~假如要改善的話就是要耐心

等待~~等溫度夠~蒸氣夠乾~~你自然就可以打的漂亮~~可以上YOUTUBE看影片~聽聽蒸氣的聲音~牛奶

的轉動漩渦~~你應該就可以抓到技巧~~~

至於我~~是另外用一台蒸氣機(KRUPS MINI)用蒸氣機的好處就是~~鍋爐夠大~溫度夠高~~蒸氣夠乾~~

可以一次打一大杯都沒問題~

所以~~玩喝義式咖啡前~~建議多作一點功課~~想要的是什麼~~???預算有多少~~??家人支持嗎~~???

因為機子跟磨豆機的體積不小~~東西買下去~~久久用一次~~真的會被白眼~~還有~~玩義式咖啡要有個認知~

就是磨豆機的好壞~比咖啡機重要~~~~很多人繞了一大圈之後~還是乖乖的買一台好的磨豆機~~~


damedeshio wrote:
我有看到版上很多人推薦小飛馬600N那台,雖然價錢勉強可以接受,但因為我現在是跟夫家住,所以不敢太放肆的買這麼多大台又醒目的機器放在家裡...
(恕刪)


想辦法讓夫家的人也喝咖啡.....然後就可以光明正大買
理由是:
沖出更好的咖啡給公婆喝
1817沒有鍋爐,他是電熱板加熱方式,所以這種機子的蒸汽量跟鍋爐機種沒的比,要打牛奶建議去買台便宜的蒸汽式咖啡機,一千出頭就有了,專門拿來打奶泡即可...
非常感謝各位大大的無私分享~~~~~
我上禮拜把一部分的豆子拿去給星巴克代磨(他們用刻度三)
磨回來後,做出來的咖啡有比較多一點的CREAM,但還是沒有板上其他大大的看起來那麼豐富~
濾杯已經不會黏在上面了~但是還是有些咖啡粉會沾在出水口,看來是我的粉放的太多也壓不夠緊~~~這點明天再來把粉減少試試看~
奶泡的方式還是沒有進步很多!不過我有發現一部分原因是我的噴嘴放太高了!同樣再改進~~~~

目前夫家對於我的咖啡機還沒有太大的意見~而且我會主動要泡給我婆婆喝~所以她也都很接受那台機器!
可是現在又有新問題(自家的~純抒發~),因為咖啡機和我大姑的熱水瓶+洗奶瓶機用同一個延長插座,
我大姑說只要她有開任一個機器就會跳電(我的咖啡機都是插著電但沒開機),所以現在在幫咖啡機找新位置~~~
另外~~~~就是本人終於忍不住的買了一台小飛馬600~~~~~
因為從星巴克拿回咖啡粉後,當天泡的咖啡味道和隔天的真的有差耶~~~~~~
所以前兩天去costco時,剛好看到有賣小飛馬,在我老公不反對的情況下,就把它搬回家囉~~~ ^O^
不過由於咖啡機都還沒有新家,所以小飛馬也暫時不敢擺出來~~~~~怕引起更大的反彈~~~~~
唉.....這時候如果是自己的家就沒有這麼大的顧慮了.............. >"<

anyway~真的很謝謝大大的解說~過幾天我會再把我的成品放上來給大家評論一下歐~~~~~
閃Q啦~

damedeshio wrote:
非常感謝各位大大的無...(恕刪)


照你的說法,妳不只要找適當的時間和空間
最好也研究一下您家配電的迴路,除了操作方便
也要注意一下用電的安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