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報名到比賽這段期間也上網收集了一些的資訊,包括大家關心的水質以及主辦單位舉辦活動的品質,在下面會稍作說明,可以供各位鐵友以後參賽的參考,不過既然生為高雄人,也沒什麼可以考慮的空間,總不能錯過家鄉舉辦的賽事吧!畢竟一年之中的鐵人賽就不多了,雖然今年有增加的趨勢,但至少不像馬拉松比賽多的跟什麼一樣,這週不想跑,下週還可以去跑,當然地點也許不一樣啦。鐵人三項賽比較不一樣,扣掉撞期的、太遠的、自己能力不足的(我就不敢參加113,更別提226了),一年下來可以參加的好像不會超過5場吧。所以~~~~愛河,我來了。
因為高雄位置的關係,3月其實說冷不冷,但還不會太熱,算是很適合運動的一個氣溫,重點是,冬天下雨的機率非常少,感覺心情就好很多,比賽的前一天我就去報到,簡章原本規定是要提前一天而且親自報到,主辦單位考量了一些選手自遠方來的因素,所以比賽當天還是開放讓選手報到。報到現場我個人是覺得流程安排的挺OK的,也沒什麼排隊,一下子就把該拿的東西拿完了,不過貼只有一張,要貼在自行車的車管上,安全帽就沒有貼紙,感覺有一點陽春。號碼布只有一張,感覺像號碼紙,很薄,我拿的當下真的很怕它破掉,不過後來完賽時它還好好的,看來是我多慮了,手臂上的號碼要當天由工作人員用寫的。晶片沒有現場讓選手測試,所以我也不知道要是晶片有問題的話責任要怎麼釐清,後來「聽說」比賽當天有開放選手去測晶片的功能。
參賽的人不少

比賽當天要開賽時的氣溫是20度左右,不過愛河的水溫沒那麼低,我的體感溫度應該是有22~24度吧,所以游起來非常舒服,開賽分2梯次,而且是水中踩水開始游,不過大部份的選手還是在岸上等時間一到才跳下水啦,感謝辛苦網友提供的照片,場面挺壯觀的,這次游泳游一圈,水質的部分我個人覺得還算可以接受,如果站在岸上其實可以看到踩水的人的腳踝,也就是說能見度應該有2米左右,不過河水很鹹,本人喝了好幾口水,上岸的時講話都燒聲了。值得一提的是,救生員是我們英勇的國軍~~~~海軍陸戰隊,看在他們眼裡不知道會不會覺得~~~~這群人怎麼這麼無聊(這是我的內心話)。可能是城市賽的關係,所以沿岸有很多早起運動的人觀看,畢竟愛河不是天天有人在游泳,所以橋上跟岸邊都有很多人在加油跟觀賞,如果加油團非常認真的話,是可以跟著選手延著岸邊前進。游泳上岸後馬上就有一個計時器放在旁邊,選手可以知道自己游了多久,非常貼心的擺設,之後要跑約~~~100公尺到達轉換區,放心,沿路都有地毯。這次進出轉換區規劃的不錯,採一進一出方式,至少讓我不會錯亂。
感謝網友的照片,挺壯觀的。

自行車的部分是繞圈圈,從馬卡道路+明誠二路+美術館東路+同盟路,之後過建國橋再回到馬卡道路,總共要繞5圈,當天往北的方向有超大逆風,對我而言真的是超大,當天天氣真的很好(冬天的高雄天氣都如此),美術館前方人潮很多,大部分是來遊玩剛好看到比賽,再加上交通管制,很多人是坐在人行道的椅子上休息兼欣賞比賽,那種感覺挺好的,尤其是領先集團又再度輾過我時剛好經過人潮眾多的地方,哇~~~~那感覺真的不錯,都忘記自己已經快要被關門了。自行車的路線大致平穩,除了經過一些橋面時會有高低差,另外馬卡道路的路況比較不好,同盟路的尾端(南端)會下一個地下道,路面因為有鐵路地下化的工程所以有鋼板,可能會增加爆胎的風險,其實可以鋪上一層塑膠墊會比較好,在快完成一圈的地方主辦單位有設一個感應站,選手經過的時候會在LED上顯示出姓名及完成圈數,算是非常好的作法。美中不足的是少了提醒選手完成5圈往前騎的指標(回轉換區),或是未完成5圈往右轉的指標(走建國橋),因為我有看到已經完成5圈了結果又右轉建國橋,之後他發現應該要回轉換區,就逆向騎,會比較危險。
完成自行車之後接著是跑步,一樣是繞圈圈,河東路+建國橋+河西路+中正橋,之後再接回河東路,總共5圈拿5個信物,在起點之後的100公尺是跑在河邊公園裡面,寬度比較小,比較擠一點,不過是因為公園整修所以好像也只能將就點,反正距離也不長,補給方面我個人是覺得有一點陽春,因為繞圈的關係設一個站是OK,但好像只有水跟冰塊,沒有什麼其他的~~~像運動飲料或是水果,但有工作人員可以提供類似肌樂的用品,還安排了一輛消防車灑水讓選手降溫,這算是貼心的設置。跑步的時候因為很多住家都已經起床(可能是我龜太慢了),這時候就會發現居民多了,不認識的加油團也變多,算是城市賽的特色,在時間內炵過終點除了有獎牌跟完賽證明外,還有飲料跟一個便當還有飲料跟一個便當,正好可以滿足我的口腹之育慾。
選手們陸續完成比賽

愛河鐵舉辦有多年了,算是台灣少數的城市賽,比賽的過程中很容易跟居民有互動,像早起晨運的、通勤中的市民、停紅燈的騎士、在公園下棋的阿伯、曬太陽的寵物~~~等等,讓選手在享受比賽追求成績的同時也能留下不錯的回憶。
最後當然還是要感謝一下家人的陪伴,假日七早八早就被挖起床,辛苦的啦啦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