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鐵車跟公路車~~

玩三鐵有二年的時間了
標鐵成績可以在0230完成
113 單車90k 可以在0240左右完成

自己現在是騎公路車裝休息把上場拼戰
最近想換車了
一來是車子騎三年了
想升級

但卡在要買三鐵車
還是一級公路車

也有人推空氣力學車 如 propel sl cervelo s5

很多人都說幾何踩踏有差
但深聊後
也回不出來所以然
有些店家也是

台灣的地型比賽場地大都有起起伏伏
每次我比賽都可以追過一堆三鐵車
不知道到底差在哪

有沒有人可以分享一下

我相信一定很多鐵友跟車友也想知道

有請達人級的大大
2013-11-04 11: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公路車 鐵車
hongminglee wrote:
玩三鐵有二年的時間了...(恕刪)


板大我們成積差不多,我以前的做法也跟你一樣,公路車掛休息把.
如果獨推的話計時車是快很多
轉換的效率來說計時車騎完再跑會比較順,感覺騎完再跑腿力損失好像很少.
有種跑5k熱完身的感覺.

不過我用公路車加休息把的完成三鐵的時間應該跟用計時車不會差太多.
因為我游泳慢老是跟下一組的高手一起上岸進而跟他們一起輪車.
所以好像計時車對我助益不那麼明顯.


但玩了不少場,真的覺得................車帥最重要.


計時車真的帥到爆錶..









我每次跟車友交流他們也都是說轉換差很多
但是我有一個鐵友他是公路車凸到底的
也是都上凸台

因為現在想提升到113 226
所以才思考三鐵車有沒有差

你說轉換比較順
但三鐵車在騎的時候用的肌群如果跟跑步一樣
不會在跑步的時候造成還沒開跑就讓腳部的力量流失嗎

可以分享一下大大你的三鐵車是什麼牌子嗎~~~

如果推的話推那一部~~~
hongminglee wrote:
我每次跟車友交流他們...(恕刪)



我的三鐵是入門款,這次226撞車率很高.
如果你考慮的是propel sl cervelo s5對我都是很高檔的計時車.

轉換順不順,我是覺得,以前會覺得要開始跑時腿是疲勞的.
現在要跑會覺得腿是熱的,所以應該是差在這邊.
至於你說的用計時車跟跟跑步用的肌肉群是不是一樣我不是很了解.

但覺得如果是比226車子的磨合很重要,關係著長距離騎程的舒適度.
舒適度決定速度能不能維持,我這次226就粉後悔騎計時車,因為磨合還不夠.
計時車我磨合時間太少,肌力等並不夠支撐我180公里的時間.
騎乘時的痛苦程度遠大於用公路車時的感覺.
尤其是第二圈時,去程前後都沒人,所以越騎越痛越龜速.
回程時被一個選手追到,跟他互PK,才把速度拉回自己的感覺.
有人咬著,對痛苦的忍耐度就比較能忍.
雖然也是上了凸台,不過對於單車的成積是有點小不滿意.

至於推那一部車呦,我覺得是買你覺得最帥的那部.









小弟獻醜了,就提供個人的心得給您參考。

別家的車先不談,以個人所擁有的Propel及Trinity來說,差異就差在二個地方,車架幾何和輪組。

Giant Propel Advanced SL
Dura Ace 9000
Zipp 404 open胎


Giant Trinity Advanced SL
Dura Ace 7800
Zipp 808 管胎

說真的,速度取決於輪組的因子個人認為是遠大於車架,而各廠的一級車架,在性能和剛性上都已達一流水平,而近期的空氣力學車架,也已和計時車相差不遠了。

以上述二台車來說,Trinity 的平地加速和速度維持,較Propel來得好,小弟本次Ironman 的單車項目和您接近也是2:40左右,騎的就是Trinity,平地速度都有37~42之間,唯一的缺點是關山的上下坡,操控上較傳統公路車沒那麼靈活。

Propel 就小弟的騎乘經驗,很靈活,上下坡凌厲,極速也不差,但還是較計時車差了一些。

因此若是在有輪車、跟車需求,或是丘陵地形,那Propel之類的空氣力學車架加裝休息把,會是不錯的選擇,前提是輪組的影響也要考慮進去,而若是不准許輪車的賽事,又是平地居多的地形,那計時車依然是王道,以兄台的腳力,換上計時車應該可以再更快。


至於車架幾何,兄台點出一個重點,沒錯計時車的幾何角度是會運用到跑步的肌群,從一個角度來看,當然是幫助了轉換的熱身,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否會提前用掉跑步要用的肌力?當然是會的,所以在騎乘上,小弟會透過屁股的前後移動,來做為配速和應用上的策略,三鐵車稍微坐後面點,就可以有接近公路車的肌群用法,往前坐,就可以用到四頭肌,出力快速方便,在接近T2前稍微熱一下,對後面的P3是很有幫助的。

但今天若用的是公路車,那受限於座管角度,再怎樣移屁屁都是有限的,而為了降低風阻,握下把比起三鐵車的休息把,其實吃更多背部的力氣,連帶會使得心率上升,平白消耗能量,因此騎三鐵車相對來說比較省力氣(背部),也可節省能量消耗。

以上是小弟的個人心得,希望對兄台有所幫助。
謝謝兩位前輩的分享
其實我也是剛比完113
單車
0240
但是騎完後的跑步
轉換很久才恢復
而且還抽很大

小弟騎這部


所以
一直想買部三鐵車
來試試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忽略掉地型這變因
一樣的輪組
是不是三鐵車因幾何跟車架的關係

就一定比公路車快

還是幾何只是便於轉換

無助於速度提升

目前ct113應該會去比
所以規劃年底換車

個人覺得p3很不賴
但是車友說p3跟s5一樣~~

真的是把我弄的好亂啊

有請前輩~~~

如果預算許可,建議考慮P5吧,若P5超出預算太多,那Argon 18、BMC TM01、Ceepo Viper 也都不錯

新一代的三鐵車多有考量風阻,極適合用來獨推破風,而車架幾何這東西,當然你可以就轉換的適應性這方面來看,但除此之外,因為幾何上的不同,有些三鐵車的Fitting是一般公路車做不出來的。

沒錯一般公路車可以裝休息把,但除非改裝逆向式的座管,否則座管角度天生的73度,離三鐵車的76~80度還是差距甚遠,連帶影響到休息把把位時的姿勢,使得一般公路車在改休息把時,不是縮短龍頭就是座墊前移,產生一些奇型怪狀的現象,進而造成雖然改裝了休息把,但並沒有真正的休息,只有了休息把的樣子,有低風阻的效果,但節省能量的效果卻因為休息把的姿勢不正確,連帶要花多餘的力氣去撐住不正確的姿勢。

簡單來說,三鐵車因為座管角度較垂直,所以坐墊鼻頭下方鉛垂線位置離BB較近,而一般公路車則較遠,這會導致大腿在踩踏時的出力方式,三鐵車較傾向用踹的,公路車較傾向劃圓,自然出力的肌群不同。

所以若將輪組、地形、輪車之類的變因固定,那二者之間的差異就在出力方式、協助轉換以及降低能量消耗這三點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