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計時車跟板輪的功用?

由於小弟目前是公路車掛上休息把加原廠輪組.

最近看很多朋友都升級自己的車子,害我心頭也想跟進.
但是計時車跟高框版輪實在貴鬆鬆.
請教有人在換車計時車後標鐵有進步的差異嗎?

我目前有相中一款50mm高的板輪.
可是我的朋友都說我腿力ok叫我直上80mm.
50mm-->80mm...那種差異有人有試過嗎,在短距離的標鐵可以快多少?






2013-01-17 11:42 發佈
標鐵偶是不知道啦 但是在226的180KM 偶是快了50分鐘
外觀
內功看修行,工具是輔助。
不管60、80或碟輪,只要功力深厚自然會如魚得水;
有些還是要長點距離才能突顯器具優點

應該是慣性的影響吧
速度比較好維持
但爬山很拖~~

david455467 wrote:
應該是慣性的影響吧
...(恕刪)


三鐵賽很少有山路,所以想入手板輪也是因為這樣.
只是50~跟80~90mm的價差還是有的,又怕增加效率不多.
JUN0518 wrote:
50~跟80~90mm的價差還是有的,又怕增加效率不多...(恕刪)


價差有差, 效率當然也有差....

不然50就夠了, 為何還要80~90, 甚至是1050, 1080, 全封閉??

因為不光是輪組, 車子的結構加上騎乘重心向前的低風阻趴姿, 也能增加不少速度,

像不才小弟如我, 增加過幾場標鐵, 以前和版主一樣, 是公路車掛上休息把加原廠低框輪,

後來先去換了一組C50, 40公里成績快了近十分鐘,

去年換一台三鐵車, 光是前輪沿用C50, 後輪用原本的R500低框輪, 成績一小時出頭一些些,

最近把輪組找齊了, 前ZIPP404, 後ZIPP1080, 下一場應該可以進一小時內...

結論是, 如果覺得用得上, 該花的就要花, 不然就用現成的, 忍受成績不長進的現景...

尤其朋友說你腿力夠, 自己多少也知道個底, 知道這是真的, 還是你朋友在唬爛,

那為何不多花點錢直上80呢...

以上小弟建議...

jtlcheng wrote:
價差有差, 效率當然...(恕刪)


10分鐘,好讓人心動的時間....

不過~三鐵真的粉花錢~

ZIPP404+ZIPP1080....貴鬆鬆
我用普通原場輪組比了四年多

平均成績是一小時20分左右

2012台東活水湖那場,換前後50MM的小板輪,馬上進步10分鐘

就各人的狀況,換版輪有兩有優點:
1.板輪還比原廠的輪組輕,事後比較後輪重了300G
2.破風慣性高,高速續航力足

目前配備50/80,在加上休息把,微調中

今年首場台南,估計縮短能在一小時左右

之前要換輪組也掙扎了好久,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駕馭,價錢又貴

事後證實,時間一定會縮短,畢竟一分前一分貨,還有就是爽度!!!

要玩飆鐵,直上80吧

錢!現在還是冬天,就慢慢存吧

高框輪組的優勢就是低風阻。

拜託01鄉民不要把單車板的慣性鬼話再拉扯進來。

許多大廠都可以個別購買前後輪不產生明顯價差,建議可以先買高框前輪來改善風阻(效果最明顯),後輪可以視情況再投資。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錢的力量決定輪子能量!
去年屏東那場113 我在旁邊觀察 只能說速度帶不上來用操過5的板輪 只是比較好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