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賽季的訓練
大家會做甚麼樣的訓練???
增加重訓的課表來增強速度嗎?
想要避免這個問題,重點就是在是減低訓練量的同時要維持高強度。另外也要避免超過三天沒有運動,更不要把訓練集中在週末。每週要有一次游泳,其他時間花在跑跟自行車上。每週有一次長一點的訓練(1.5-2小時的自行車或者45-60分鐘的跑),其他的就以短而強的間歇運動(不是那些「pro」才能作間歇運動,只要以自己能負荷的高強度配合低強度的運動就可以)來訓練即可。
五周的縮減訓練量計劃:
第一周:
游泳: 8x100 VOS (間隔50輕鬆游)
自行車:8x1分鐘 PI (間隔1分鐘輕鬆騎)
跑:8x1分鐘FI (間隔1分鐘輕鬆跑)
第二周:
游泳: 10x100 VOS (間隔50輕鬆游)
自行車:10x1分鐘 PI (間隔1分鐘輕鬆騎)
跑:10x1分鐘FI (間隔1分鐘輕鬆跑)
第三周:
游泳: 10x100 VOS (間隔50輕鬆游)
自行車:10x1分鐘 PI (間隔1分鐘輕鬆騎)
跑:10x1分鐘FI (間隔1分鐘輕鬆跑)
第四周:
游泳: 10x100 VOS (間隔50輕鬆游)
自行車:10x1分鐘 PI (間隔1分鐘輕鬆騎)
跑:8x1分鐘FI (間隔1分鐘輕鬆跑),本周進行兩次
第五周
進行各一次游泳、自行車、跑的耐力訓練(較低強度,時間拉長)
基本上一天游、一天騎車、一天跑,間隔一天。但如果可以負荷的話,也可以有兩天連著進行。但是不要連著三天訓練之後休息四天。不要忘記前四周每週要有一次的跑或騎車的耐力訓練。
VOS: VO2 Swim Sets
PI: Power Intevals
FI: Fartlek Intervals
以上三者執行方式基本一樣,就是用10-15秒加速到最大的運動強度之後維持住指定的時間。
每一種的訓練程序:熱身、間歇訓練、cool-down (這個我不會翻),加起來約一個小時內可以完成。我覺得這個計劃還滿不錯的,可以因應每個人不同的體能程度,自己去決定強度。大家一起加油吧!!!
Apple=王道
機器人=抄襲
窗戶=死定
andreo wrote:
不好意思 這篇我也有...(恕刪)
舉例來說:
第一周:
游泳: 8x100 VOS (間隔50輕鬆游) -> 8趟100公尺,每趟都花10-15秒加速到你的最大強度,然後把100公尺游完之後,游50公尺輕鬆游,再接著游下一趟100公尺,一直游到第八趟為止。
自行車:8x1分鐘 PI (間隔1分鐘輕鬆騎) ->花10-15秒加速到最大強度,維持一分鐘之後,輕鬆騎一分鐘。重複八次。
跑:8x1分鐘FI (間隔1分鐘輕鬆跑) ->跟自行車一樣,花10-15秒加速到最大強度,維持一分鐘之後,輕鬆跑一分鐘。重複八次。
所以除了游泳是看距離之外,自行車跟跑步都是看時間,不看距離。
Apple=王道
機器人=抄襲
窗戶=死定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