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的準備整體看來 離真正高手差一大截(徐國峰還到挪威特訓


有關我的跑步成績, 我真的不解, 去年跑步成績441 當時是第五馬.
今年反倒跑出了443, 這已經是我的第33馬. 從去年到這場比賽期間,增添了27馬. 包括楊金超馬、北大12H、北宜超馬、關山連日馬(第一天427 第二天450) 平常跑馬跑速可維持6分速. PB356 去年太馬. 9月份有點硬的綠島馬還跑出了413.
賽前一週跑了合歡馬532吧(下坡怕爆膝 所以慢慢跑) 隔四天10/10的大湖公園馬, 顧慮此場226, 所以跑跑走走以533完賽. 因為有先前關山連日馬的經驗 所以我多報了這一場.
賽前期望跑步成績,可以推進至少20分到 420內, 單車騎回轉換區 雖然有點累 可是沒有爆掉的感覺,沒想到出了轉換區, 開始跑步就岔氣 呼吸非常不順, 跑不太動, 一度走了一下. 我知道可能是肌肉轉換剛開始不太適應的關係, 可是後來全程, 速度完全跑不出6分速, 到後面兩腿肌肉感覺非常緊, 似乎隨時要大抽筋.
體力也幾乎耗竭. 平常以6分速跑步不會喘, 當天約於六分半速跑 卻全程都感覺很喘.
我對為何會發生這些狀況, 非常不解. 賽後看到還是很多人 以4小時內完賽 感到不可思議!
期望諸位大大先進能指點迷津.
最近剛敗了一頂計時帽, 聽車友說 可以省10分鐘. (不知是真是假, 花幾千元可以少10分鐘, 這當然算便宜)
期待下一場 再與諸位切磋
小弟從小到大, 在運動上表現只能算中庸, 除了小學打過一陣子少棒(也只是後補選手未被選上校對), 任何運動項目從未被選入校隊啥摸的.
過去對各項運動也沒有任一項專精或維持長期的熱情. 游泳方面 20多歲 才會蛙式,自由式到40多歲 才算勉強可以游長距離.
退伍後到40多歲前, 好像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 騎車是最近三年、跑步則是最近這兩年的事.
體格有那麼一二十年都是偏瘦沒啥麼肌肉的洗衣板, 40多歲後 有上健身房做重訓, 加上中年容易發福 ,體重
一度到78KG. 騎車前大約在74-75kg左右, 騎車後 掉到71上下, 密集跑步之後 體重掉到68-70間, 體脂率則從以前的20%以下, 一路降到10-13% 之間. 大家都知道 瘦子在騎車跟跑步比胖子佔優勢. 所以我也樂於維持這樣的體重. 本人身高179cm
我並無特意節食, 相反地於訓練這段時間, 我吃很多食量不小. 不過一來運動量夠, 另一方面我的新陳代謝算有效率吧 所以胖不起來. 一件好玩的事, 從養成早上運動以來, 我的排便習慣改變了, 每早要大兩次, 睡醒一次,運動後早餐後再一次. 爾而晚上再一次. 為了這改變 還去做了徹底的大腸癌篩檢.
根據我觀察鐵人或超鐵精英組選手的體型, 過去的選手比較大隻肌肉比較發達, 現在的選手跟過去比,則比較消瘦而結實. 特別是那些跑步占優勢的選手.
以上這些心得 提供諸位分享.
順便補充一下: 自從密集運動以來, 本人幾乎很少感冒, 過去如果染上感冒, 咳嗽變成百日咳, 現在這幾年來好像只有一兩回被傳染而稍微小發作, 不過一兩天內就痊癒. 長年困擾的慢性過敏性鼻炎 雖沒根治 但過敏症狀發作的情況少很多, 以前嚴重時一天要用掉一包衛生紙. 此外皮膚也比以前有光澤...以上都是運動對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 .
提供給各位 用來說服家人 讓你敗家買器材的藉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