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拙見一切依自己步調來...依我的經驗,快跟慢其實差不到2分鐘,如果不是菁英組,2分鐘應該還好,東西擺放,先拿啥東西,心理一定要演練多次,才不會手忙腳亂練一下光腳推車,上車後再穿卡踏,會很有成就感喔...雖然沒有快多少....請各位前輩指教喔
舉手發文:T1、T2應該就是進入轉換區「感應點」,至走出轉換區「感應點」的時間對吧。也就是轉換區唯一出口鋪上一大塊感應地毯,統計T1、T2;為什麼我常常找不到它?卻見單車出發點鋪一塊、路跑出發點另鋪一塊?各自為政?
rock5131 wrote:小弟拙見一切依自己步...(恕刪) 1.防風鏡卡在安全帽上,會省2~3秒。2.出轉換的地形要調查清楚,齒輪比要先調好。3.請用自行車專用水壺,不然彈出來,賠了夫人又折兵。4.看個人體質,但比賽時我是不會穿襪子的,當然是指標鐵啦。5.號碼牌在自行車的部分就帶好,T2時比較不會忘記。6.物品儘量不要擋到自己的出入。以上是小弟這幾年看到的與學到的,若有冒犯,還請見諒。秋水 wrote:舉手發文:T1、...(恕刪) 下水時有一個,上來之後應該會有一個,開始計算T1了。自行車出去之後,結算T1,開始自行車的時間。回程,過了感應區,結算自行車的時間,開始T2的時間,換路跑,過感應區,結算T2,開始計算路跑的時間。希望這樣有幫助到您。
台灣真好。車架只夾前輪好方便,不像我這裡要用掛的,轉換區的空間也好大。貼幾張7/14的比賽跟大家分享一下:先看一下轉換區的全貌:然後在茫茫車海中找到自己的車總算找到了 (那用保鮮膜包一大捆的是備胎和氣瓶+氣嘴)把要吃的gel固定好。我是用膠帶黏一圈在封口,這樣一撕就開 (40KM)跟旁邊的選手靠的真近至於帶來的其他東西就旁邊放吧游完泳還得脫wetsuit. 這個就花了不少時間。不過海水冷,沒辦法。
jessechao wrote:台灣真好。車架只夾前...(恕刪) 台灣大部份比賽也是像你這樣用掛的~我的坐墊高度還沒辦法掛,只能掛把手~換三鐵車就不知道怎麼掛了有看過旁邊的三鐵車橋半天就是掛不好,好不容易掛好了,旁邊的人來一碰到,整台車倒了~要幫他掛回去也是橋半天
jessechao wrote:台灣真好。車架只夾前...(恕刪) 我還第一次看到有前輩這樣黏的,這樣黏的話,撕起來不是很不平衡嗎?還有推薦前輩您一個牌子 xlab ,cp很高,很划算。以後再也不用用膠帶黏了。話說前輩您的成績很不錯啊!小弟應該多向您學習。awe1979 wrote:台灣大部份比賽也是像...(恕刪) 看比賽掛,如果後面有水壺的話,那就掛手把。跟公路車掛法一樣。如果沒有水壺的話,就掛坐墊。會一直掛不上去的有兩種情形:1.座椅太高,或是馬褂太高。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前輪無法著地,所以會一直晃來晃去。2.就像Jesse前輩所講的,椅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