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緊張的初鐵,我也要來發問了

對初鐵者的小建議: 慢就是快, 快就是慢.

慢慢來一定可以時限內完賽, 拚很兇弄得自己爆掉最後跑都跑不動 .... 其實也沒快多少.
archchu wrote:
01.單車的選擇?
考量鯉魚潭有一段爬坡道,...(恕刪)

花蓮鯉魚潭賽道如果萬年不變,只有在每圈的最後四公裡是緩坡。這個坡說陡不陡,但要立見高下也正在此處。所以,我建議你帶公路車,質量上不僅輕些,出T1時也可開心地飆上一小段。

archchu wrote:
02.備賽的訓練
有限的時間內應著重在LSD或是轉換的訓練?...(恕刪)

轉換、轉換,轉換!不是抓馬的話,LSD 的 C/P 值不若勤練轉換來得高。
上岸後跑進T1會不會抽筋?下馬後坐在地上換跑鞋時抽不抽筋?開始跑之後抽不抽筋?
以上三個 scenario 請務必牢記,我指的是將來你上場後的感受.... XD

btw, 我以前的菜單是 20B + 5R,盡量每兩天吃一回。假日做足一次 40B + 10R。
游泳轉單車,因為偷懶沒什麼練,所以每次上岸就很靠北... Orz

archchu wrote:
03.服裝
慢跑緊身短褲適不適合拿來游泳哩?...(恕刪)

OK的,游泳嘛,反正都在水裡。只是記得腰帶綁緊些,因為緊身衣褲下水後通常也會變鬆,你懂的~ XD

herman156 wrote:
51.5 稱不上鐵,
雞排照吃,珍奶照喝.
平常稍事運動,胖子辣妹小朋友都能完賽. ...(恕刪)

上述現象就算是普羅大眾已知之事實,但我並不如此認為。

如果對自己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挑戰,能不能認真看待、堅持信念直至踩過終點那刻,關係的不是成績...
而是當初你為何要按下報名鍵並送出新台幣,那背後真正的意念,辦到否?

至於鐵不鐵,有跑過226又如何?我認為 51.5 仍是鐵,而且是熱鬧非凡的嘉年華鐵。
當然,超鐵雖然名符其實,但這鬼東西既辛酸又孤獨,至今,我仍是覺得那根本就是瘋子才會幹的事。

原po跟幾位挑戰初標鐵的人,加油!我對自己當初對初鐵的堅持,便感到非常地自豪。
(也只有該場有練成腹肌,唉~ Orz)



喔,對了,5/4 的 CT 226 見!
Sie sind so gut wie Sie sich einschätzen.
我很讚同 屎大的話...
其實參加台東三鐵後,
發現 其實真的很像嘉年華會..
過程是辛苦的
但回憶卻是甜美

若不是真的想站上台
鐵人賽不就是挑戰自己

單車 我覺得公路車 較優

練習 單項練也無不可 但可多練 單40公里轉跑10公里

緊身短褲...我之前有用過路跑的壓縮褲去游過...
上岸還要再套上車褲 路跑再脫下來~~ 時間所費較長!

提供你我之前的經驗:
台南半程三鐵

練習量 因人而異 練多些 只是讓過程更好過點~

~好好享受這場賽事~


stanley13 wrote:
花蓮鯉魚潭賽道如果萬...(恕刪)

51.5 應稱 multisports or triathlon比較貼切。
既然說是挑戰,當然是經過相當的付出才謂之。
有人說,我工作掙錢,是為挑戰買台國產車。一般社會價值,會認為是種挑戰嗎?
當然,每個人程度不同,對於無運動習慣的人來說,515或半馬,是種挑戰沒錯。
但,只要一定程度的付出,正常人便可完賽。
但全馬 或 113/226,你的付出,肯定是自己或別人都會感動的。
除了吃飯與工作,其餘時間在泳池,在單車上,在跑步,,,,,,,,刮風下雨的騎,披星戴月在跑。
How long? Couples of months,years...........
就算完不完賽,參不參賽都不重要了,這樣的訓練過程可以像當兵一樣令人難忘了。
沒有說跑過226有何偉大或厲害,我也沒跑過。
我也不敢看輕515,如果要我練的時間往前推,我的年紀已不適合訓練爆發力了。
一在要挑戰515的 pb,我還寧可完賽113就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