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鐵人車/計時車的練習方式

yes_arthur wrote:
"休息把" 這個翻譯 有問題吧

騎 TT 車 都是要拼速度的 休息不起來

yes_arthur wrote:
為何不叫作 "rest bar" or "break bar" 呢?


有些東西如果大家都這樣稱呼就不必太執著於原文是怎樣,我想應該不會有人硬要把龍頭翻為dragon head、飛輪是fly wheel吧?

大家都知道休息把不是用來休息用的
奇怪!是不是有了小孩後晚上都沒辦法睡飽?

yes_arthur wrote:
"休息把" 這個翻譯...(恕刪)

yes_arthur wrote:
騎TT 車 把重心趴...(恕刪)

yes_arthur wrote:
那麼這東西 原文 為...(恕刪)

yes_arthur wrote:
我騎的是 TT車...(恕刪)


1. 翻譯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人翻的。就像“復仇者聯盟”,為什麼不翻成“討公道者”?這樣翻不是更直接嘛?原文甚至沒有聯盟兩個字呢。反正有人知道那是什麼就好了。計時把,休息把,隨便叫都可以。有人知道就好。

2. 計時車/鐵人車 有不同的騎法,騎計時賽當然不會舒服到哪裡去,因為您用盡了全力去縮短時間以及減低風阻。這時候,您可以稱它為計時把,反之,如果您是用鐵人方式騎,當您游完1500m還能全程用把手騎完,那前輩您真的很厲害,但是大部份的參賽者都沒辦法,所以都會把坐墊坐滿,以舒服的方式騎完全程。在騎乘的時後可以順便讓手休息一下,這時候,您可以稱它為休息把。我想可能前輩您還沒有跑過70.3或是140.6吧? 如果有的話,您就會知道休息把的名稱怎麼來的。

3. TT車還是有不同的幾何設計,說不定前輩您那台剛好不適合您。
01 低風阻是一定的。
02 三項是認定游捷式,肩手多少會酸吧,一般握把,不管採何種握姿,都不若搭在 aerobar舒服,甭說還可邊喝夾在中間的水壺。游騎兩項模擬一下便知。
03 在家練 訓練台,也是用鐵人車,感覺很舒服,只要專心踩踏就好。
04 賽前確認一下路線,如果彎曲or山路不少,還是公路車就好。除非113,226啦。

golfplayer wrote:
最近新買了鐵人車, ...(恕刪)





報告樓主

北部的練車選擇除了西濱、北濱
最方便的就是訓練台了

No pain no gain
花越多時間跟它培養感情 就會發覺越好駕馭它
酸痛麻是正常的
建議除了騎車外上健身房加強腹直肌、下背及闊背、大圓小圓肌的肌耐力重訓

騎乘時注意力放在背部及腹部、拱背、手臂放鬆靠在aero bar上
每次踩踏都提醒股二頭發力膝蓋內縮盡量上提

多觀摩各選手騎乘影片也會有收穫喔:)

小皓子 wrote:
報告樓主北部的練車選...(恕刪)


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
樓主妳找皓子哥去完一圈
你就會懂!!!!什麼是低風阻什麼是休息把!!!
最後你會更知道什麼是練不夠(抽筋)

提供照片給您參考.......關渡----觀音



NHB內湖幫--阿包 {吃吃喝喝團 團長} """ 騎腳踏車!!! 飆硬皮鯊 還有賣醬油都是我的興趣喇

小皓子 wrote:
報告樓主

北部的練...(恕刪)



謝謝大家的回復, 努力的踩練習台再加上周的北濱練習, 感覺還蠻爽的!
一路看著許多鐵人同好趴車呼嘯而過, 真是帥呆了!

只是在練習台需要準備一個備用練習輪嗎?還是板輪直接上去操?


阿包二號 wrote:
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恕刪)



太帥了!偶也是808
我都是拿OPEN胎直上訓練台踩耶
懶人
不好意思 fitting 是甚麼意思
翻譯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人翻的。就像“復仇者聯盟”,為什麼不翻成“討公道者”?

這個好笑,真的別太執著,有很多不通俗的念法就給學者去念~~~
練習台上用練習輪比較好,因為對胎皮的磨損不小。

我是平衡感很差的人,剛換三鐵車趴上休息把參賽簡直要我老命,多練習恐懼感就消失了,比標鐵若場地筆直(如成蘆橋下)我覺得還蠻適合的,如果是洄瀾三鐵鯉魚潭就可以考慮騎公路車,不過在先騎帥的信念下,我還是會騎三鐵車,總之,習慣就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