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鐵人比賽時轉換的疑問?


克麗絲丁娜 wrote:
yang2324前輩...(恕刪)


(一)
三項鐵人的游泳是第一項,那腳踏車是要事先放在游泳的終點處嗎?
腳踏車會不會有被偷的風險?
卡鞋放在單車上面嗎?
不穿卡鞋,直接穿路跑鞋騎公路車,OK嗎?

主辦單位會設一轉換區放腳踏車有開放時間限制-只有選手能夠進去-放好裝備就清場--比賽完也不能進去-統一時間開放領車-憑號碼布等證明-
卡鞋-高階技巧者放車上----中階技巧者放地上--較沒有把握者就步鞋用倒底(可省穿跟脫時間)
有一些超勇者也是沒穿卡鞋的------每人習慣不同

(二)
那騎完自行車項目,要轉換跑馬拉松,腳踏車放在自行車項目的終點嗎?
大會會保管嗎?
卡鞋脫掉,換路跑鞋,那路跑鞋原本是放在自行車項目的終點嗎?會拿錯嗎?
脫掉的卡鞋也放自行車項目的終點嗎?比賽完再回去拿嗎?
那如果原本是穿卡鞋騎單車,不穿卡鞋,直接穿路跑鞋騎公路車,可省換鞋步驟?

腳踏車轉換區比賽中 只有選手可進場--牽出跟牽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編號位置-鞋子等私人物品可放那裡

(三)
朋友想參加,想知道其中細節,煩請指教?
35歲的人,還適不適合投入這項活動?
像棒球運動,聽說30歲算高齡了,那三項鐵人呢?

目前賽事中最多人的就是-30-35-40-45歲 主要選手
(四)
三項全能是不是因為太專業,它親民度(普及率)很低?
從事三項運動的人和其他運動相較,是不是略顯偏低?
只專長一項運動的,是不是通常不會來報三項全能?

可能跟報名費有關~比較貴
自行車比賽500~800元
馬拉松21~42k--500~800元
游泳比賽-也要好幾百
三鐵51.5最最便宜也要1500以上-也有2500的
平常游泳的訓練一趟最少門票也要50~100元

(五)
晚輩孤陋寡聞,不懂之處,還請不厭指教。
謝謝。

很多人不敢參加的原本都是敗在游泳----因為不太會游泳不敢冒險嘗試
(六)
三項全能(英語:Triathlon,源自希臘語),又被稱為鐵人三項或三項鐵人,是由三項運動由組成的比賽。在當代,鐵人三項運動主要指按順序進行的 游泳,自行車和短程馬拉松 在現代三項全能運動裡,這些事件安置為一個接一個按順序連續完成,一競爭者完成時間包括正式時間和在比賽的之間「過渡」時間,包括必要更換衣服和鞋的時間。因此,單單精通游泳,馬拉松,自行車,並不足夠保證完成時間具有競爭性,訓練過後的鐵人需要學習用保護他們的精力和耐力隨後的階段的模式完成每個階段。(維基百科)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不知道對不對
yang2324 wrote:
(一)
三項鐵人的游...(恕刪)


感謝分享
有yang2324前輩的講解,詳細情況更明白了。

另外還有一點請教
1.在NS的武嶺賽,滿多人【開車補給】。
2.每年4月的AMD花東國際自行車邀請賽,市民組是【不落地補給】。

3.那三項鐵人也可以由親友、車隊【開車補給】嗎?
還是說三項鐵人是【不落地補給】?
克麗絲丁娜 wrote:
感謝分享有yang2...(恕刪)


另外還有一點請教
1.在NS的武嶺賽,滿多人【開車補給】。
2.每年4月的AMD花東國際自行車邀請賽,市民組是【不落地補給】。

3.那三項鐵人也可以由親友、車隊【開車補給】嗎?
還是說三項鐵人是【不落地補給】?


三鐵賽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一切靠自己

51.5-
游泳不用補給---吃飽在下水
自行車水跟補給品-自己要帶
跑步--只提供水 約2.5k一站

所有補給品自己都要計算好放在轉換區腳踏車旁的自己位子上-游泳回來吃跟自行車上吃或自行車回來吃

賽程中賽道上都算封閉的不會有外車搗亂的


113跟226沒比過就不知道---原則上都一樣
長距離180自行車折返點有補給品-最42k路跑有水站跟補給品--3.8的游泳好像也有上岸折返補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Z9sI64g8Uw&feature=share
請問一下,關於號碼牌
是不是要買鐵人的號碼帶

跑布是轉動號碼帶,號碼切換成前面
騎車是轉動號碼帶,號碼切換成後面

那游泳回來自己再繫號碼帶嗎

darryl2000 wrote:
請問一下,關於號碼牌...(恕刪)


請問一下,關於號碼牌
是不是要買鐵人的號碼帶

跑布是轉動號碼帶,號碼切換成前面
騎車是轉動號碼帶,號碼切換成後面

那游泳回來自己再繫號碼帶嗎

有錢有錢的作法~
沒錢也有克難的作法

號碼布是上岸之後轉換區繫別上的
不趕時間的人慢慢用別針扣上胸前
趕時間的人就花錢買或自己DIY

基本上只要進入終點出現在胸前或腰前可以辨識就可以---
行進當中用帶子的是會飄前或飄後
偶這次參加的台東活水湖226K賽 每30K 都有水站 60K 120K 有補給品 補給品琳瑯滿目 包括檳榔

42K路跑 每2K 有補給站

3.8K 游泳 在第一圈1.9K 有補給站 這個用的人不多就是了

拼時間的選手 單車項目 大都自備水跟補給品

>>113跟226沒比過就不知道---原則上都一樣
長距離180自行車折返點有補給品-最42k路跑有水站跟補給品--3.8的游泳好像也有上岸折返補給
先說一下三鐵的場地配置:
基本上大家可以想像它是一朵三瓣的花,花蕊是轉換區,三個瓣就是三項運動的路線。
賽程是:游泳-->自行車-->跑步。

奧運的三項運動是51.5公里,是比較多人參加的;
另外還有半程(21.25公里)、還有更進階的半鐵(113公里)、乃至於鐵人三項(226公里)。

開始的時候,會先在游泳起點區集合,依照梯次下水游泳,
完成游泳賽程,會進入中心區(就是轉換區),換裝跟拿自行車,把車牽過規定的起點才能上車,
自行車賽程結束後,再回到同一個中心區(轉換區),換裝後進入跑步路線,然後通過終點結束。

其它問題版友都回答的超棒的!

三鐵參加的人不多,一方面是體能要求高很多,二方面是本身賽程需要的技巧很高。

三種不同的活動,使用到的肌肉群雖然有重疊的部分,但是還是有所不同,
相對來說,要花較多的時間來訓練不同的肌肉群;
另外,如何在短時間轉換不同的肌肉群,以適應不同的活動,也是考驗經驗跟訓練的重點。
同樣的,三種不同的運動,需要不同的技巧,更不要說把它們放在一起玩了,
如何調控肌肉力量、配速、補給等等,又是更深的一層技巧了,而且其中有更多經驗的成份在。
所以,參加的人大都以中年為主囉!
今年的梅花湖三鐵,也不到1400人參加,比起馬拉松或者單車運動,來的少太多了!

三鐵要求的並不是三項運動的專精,而是如何控制自己的體能狀態,以及掌握各種運動的技巧。
你要一個三鐵的選手去騎陽金3P,他成績一定沒有專業選手來的亮眼;
同樣的,你要一個三鐵選手跟一個馬拉松選手比速度,他不一定會跑得比較快。
不過反過來,你要一個專業的自行車選手跟馬拉松選手來玩三鐵,他也不一定玩的來。
只能說三鐵的選手,在三項運動上的表現是有一定水準的,但是不用到頂尖。

號碼布一般都是事前檢錄的時候,直接別在要穿的衣服上面(單車跟跑步禁止光著上半身),
不會有轉換的問題,除非騎車跟跑步要穿不同套衣服~

檢錄之後,會有一段時間開放轉換區,讓選手放單車跟個人用品,
基本上你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內,擺放補給品都沒有問題,
單車上也可以加掛馬鞍帶或者直接把補給品黏在車上,只要不違反規定都可以。

單車沒有限制,公路車、計時車、登山車都可以,小折好像規定不行,
有些網路上的文章會教你怎樣把卡鞋先固定在踏板上,方便節省時間,
也有些文章教你怎樣推車、上車會比較順暢。
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傾向慢慢來,在轉換區把自己弄乾淨、補給完,然後再繼續比賽。
這方面就見仁見智囉!
單車種類限制 要看當場比賽規章 有的有限制只允許公路車跟計時車




>>單車沒有限制,公路車、計時車、登山車都可以,小折好像規定不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