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CT有比去年的自己更進一步嗎?

比賽結束!
回首這段時間的訓練,大家有滿意自己的表現嗎?

今年的我抱持著要跳出舒適圈,勇敢的參加人生第一場CT!
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訓練過程,由於是第一場比賽,就以平常心訓練,沒有過於要求自己

跑步:平時一樣參加跑團、台北馬拉松、關渡萬溪超馬等,
每次都用手機紀錄時間、距離等數據,根據數據調整自己的節奏,就這樣跑跑跑,
每月跑量至少都有達到100公里

騎車:公路車一直是我的痛點,之前很容易前期使太多力導致我後期比較沒力,
如果又遇到上坡路段就更完蛋,在速度節奏掌握上也沒有很好

另外,上卡這件事我就練習了好久,不過還好車行老闆也是三鐵同好,
店面沒客人的時候就會借我店裡的訓練台練習,自從開始習慣上卡之後,
搭配手錶數據,好好的分配體力,這次三鐵才有進步

游泳:每週都會花時間去游泳,不過泳池離我家實在是太遙遠了
能夠練的有限,還好這次有在時間內達標

三鐵轉換:有練過幾次,不過比賽當天還是急急急,我安全帽還緊張到差點扣不起來

雖然比賽過程有失誤,現在想到也有懊悔的時候,不過也因為我的勇敢,認識了好幾位新鐵友,
其中有幾位還有參加GARMIN訓練營,他們有跟我分享一些他們訓練的經驗
前期他們會先把訓練量拉高,一週大約訓練15~16小時,
為的就是在前期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把基礎的運動量拉起來,這樣後續才可以讓身體適應,
才不會在後面要加強課表的時候因為身體不適應那個運動量而受傷。
後期就已訓練質量為主,加強課表的訓練強度,減少訓練量,
也比較注重再生理跟心裡的調適上,這時候教練就會根據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安排

教練也有一直強調:「『訓練』不只有課表,還有包括運動防護、睡眠、營養和恢復,
所以無論是訓練前後,都要做好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和充足的恢復。」
所以他們都會看自己的睡眠數據、HRV、訓練完備程度,搭配自己身體的實際感受,
去評估自己今天的訓練量,鐵友們也跟我說,還是要依照自己真實感受為主,
訓練數據、睡眠指數都只是幫助我們的工具而已

可以從他們的分享中知道,短短的16週的訓練,讓他們今天進步這麼多的原因,
就是因爲透過科學化的方式訓練,從很多面向的數據去觀察評估自己的訓練狀況,
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去調整課表

這種科學化的方式,真的對訓練幫助很大,希望今年有開訓練營的話可以讓我選上!!

今年的CT有比去年的自己更進一步嗎?

最後分享戰報!這次的CT不只激勵自己,更讓我知道要怎麽樣訓練自己,這次有完賽的我很棒!
2023-04-26 18: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CT
今年成績我已經很滿意了,雖然比不上那些強者,但我比去年進步!
跟你一樣,有完賽我就滿意了啦,有句話說得好:「不要跟別人比,要跟昨天的自己比!」
所以這篇是CT還是Garmin葉配? 看得我霧煞煞
我也參加了今年的CT113,解鎖了人生初鐵

成績還算OK,至少沒有被關~哈

一起加油吧!
認真地寫出對的起自己良心的文字!
今年有把單車練起來,成就感爆棚,多謝另一伴支持我參賽
我去年也被刷掉,這段時間常常去看他們訓練營的資訊,有看到游泳訓練菜單,
自己訓練的時候也有參考這個菜單做,慢慢的增加距離,然後自己調整項目,這次成績就有進步很多

很想參加這種訓練營,不過這種也要有一定程度才能去XD
好怕開放水域呀~~~覺得游泳自由式真的好難QQ
科學化訓練有感
我自己是戴935,不過說真的一開始也只是拿來記錄訓練時間,其他步頻、爬升或是均速那些數據都沒在看
課表就是跟著網絡硬幹,進步嚴重高開低走,後面看人家三鐵心得文才開始學習怎麼解讀數據,訓練也會帶入
另外也會看當下身體狀況
最近看965的訓練完備程度,可以分析睡眠品質、HRV等等比935好,有點想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