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藍綠黨團提出的「台北市普發現金」提案,台北市財政局局長胡曉嵐於今(28)日前往議會財建委員會進行評估結論報告。市府研議結果明確指出,現階段北市沒有普發現金的條件。
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針對普發現金政策提案要市府增發2.1萬元,藍營指將提另一版本但金額未定,台北市財政局今天做出回應。財政局的論點主要基於中央與地方的稅收結構差異,強調北市財政狀況難以樂觀:
1.地方稅超徵幅度遠低於國稅: 財政局指出,中央國稅近三年(111年至113年)超收幅度分別為 21%、13%及 16%,數據明顯高於地方稅的超收幅度(同期分別為 2.6%、0.14%及 4.5%)。
2.國稅與地方稅十年增幅差異巨大: 過去十年,國稅超收增加兩倍,達 1 兆 6 千多億元;而地方稅超收僅增加二成,約 687 億元。
3.未來建設資金壓力龐大: 北市接下來有多項重大建設待投入,包括捷運興建、市場改建、老舊校舍改建等,估計所需資金超過 4,800 億元。
4.中央補助款刪減風險: 加上中央與地方事權尚未釐清,包括中央刪減捷運等補助款等不確定性,導致北市難以明確掌握財源增加情形。
胡曉嵐在報告中結論,北市財源增加有限且未來高度不確定性,因此現階段「北市真的沒有普發現金條件。」
藍綠議員齊轟「先射箭再畫靶」!質疑蔣市府不願「還稅於民」
財政局的評估結論一出,立即引發藍綠兩黨議員的不滿與強烈質疑。
議員陳賢蔚質疑財政局報告是「先射箭再畫靶」,是否可解讀為蔣萬安市長「不願意還稅於民」,才製作出這樣的報告。他強調,問題在於市府是否願意騰出空間還給民眾。
議員張文潔則痛批蔣市府「不要雙標」,超徵的稅收就應還給民眾。議員鍾小平雖然同意北市財政情況確實窘困,但他建議市府應評估每年結餘是否能穩定維持 20 億元,從中撥出 10 億或 20 億等進行研議。
最終,該結論導致藍綠議員一致不滿,召集人林世宗當場決議,將此提案付委大會,後續交由全體議員共同討論,決定是否推動普發現金。
蔣萬安下午主持台北市政府維護公共安全督導會報前被媒體堵訪時表示,財政局已整體衡量台北市財政狀況,及接下來各項重大建設需求,市府會持續跟議會溝通。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