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的言下之意是:台灣離中共那麼近(美國那麼遠),中共又每天嚷著要統一台灣,而台灣卻生產95%的高階晶片,萬一打起仗來,中共搶了台積電,美國又缺乏高階晶片,就沒有高階晶片的武器與中國打,晶片反倒變成了敵人攻擊美軍的利器---如此,就沒有什麼矽盾可言,矽盾反而變成敵人攻台的火藥庫。
他的邏輯有一個很大的謬誤:以為生產一個高階晶片只是幾天內的事,台積被中共搶了,美國要好幾天才能馳援台灣,此時美國製造武器的IC便不夠用,而中共在幾天內便可以利用搶來的「矽盾」生產高階武器晶片來對付美國!?
事實上,生產一個高階IC,從投產到產出,至少是三個月的時間。因此,盧想像台積被搶,馬上轉成生產武器晶片來對付美國,是不存在的,武器晶片要三個月後才能被敵軍生產得出來,這時美國的第七艦隊早就來了。
可請我方談判代表問盧一個問題,你認為一顆晶片生產要花多少時間,他保證不知道。然後,告訴他,三個月武器晶片才會生產出來,怎麼會對美國的安全有影響?除非這三個月內,美國都不聞不問。
再問盧一個問題,你認為一個高階晶片要花幾道手續可以完成?答案是三、四百道,只要曝光、製程時震動,幾乎良率就大降,因此只要三個月內有幾顆炸彈落在台積附近震動,晶片幾乎是不太可能生產得出來的。
那我們可以該怎麼才能對應戰爭情勢,確保美國台躥利益? 答案便是:提前生產武器會用到的晶片,建立則夠的庫存,是先放在美國,甚至由美國武器公司在未戰前先與台灣IC設計公司聯合將武器晶片優化,將一些功能模組化,減少被動元件與電路複雜度,這樣武器的生產便可以在有良好晶片下快速生產,美國便能在武器供應上真正站得上方。
當然盧若只是希望硬ㄠ 台灣到美生產晶片,多給美國人工作機會,那怎麼解釋他也不會聽。
所幸美國不是太反智的社會,若能巧妙地搓破盧的5050分論理漏洞,他也不好在硬ㄠ下去,因為太難看了。
從人性與談判策略觀點,我國談判團隊用科學園區來轉移焦點,可能是一招好棋。利用科學園區讓盧知道IC生產的時間、流程與複雜、困難度,從而自己體會到5050分理論的謬誤----根據人性的弱點,這種謬誤若是由我們對他點破,他也會硬ㄠ,唯有讓他自己發掘到自己邏輯的謬誤,他才會縮回去。
一點淺見。歡迎自由轉發。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