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溢流釀死傷誰之過? 還原「垂直避難」決策過程
誰下令垂直撤離? 劉世芳開會音檔曝:頂多家門有些水淹過就算了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引發光復鄉洪災,根據初步統計已造成15人死亡、31人失蹤,其中往生者不少都是因「垂直撤離」導致,根據花蓮第一線警消人員透露,垂直撤離的方式是依照內政部、林保署要求執行。
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與林保署的對話內容也曝光,她直指「如果可以原地撤離,頂多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就算了」。
花蓮堰塞湖溢流已經導致14人罹難,中央第一時間指責花蓮縣府撤離不力,不過遭到花蓮縣府、第一線警消人員打臉表示,罹難者幾乎都是因為在自家垂直避難,這也是依照內政部、林保署的指示使用的「垂直撤離」方法。
在溢流發生前兩天,內政部與林保署的會議音檔曝光,劉世芳在看到模擬報告,各個部落預測的溢流高度不同,她詢問「有沒有可能有些人就是留在原地避難就可以?」
林保署官員回應,預測高度僅透過河道深度推估,但還要考量會有高度含有雜土水留下的疏浚情況為何?因為當帶砂土的泥水體積會比清水更大。
林保署提到,如果確定建築物相當堅固,那可以垂直避難到二、三樓,因為這退水時間很快,不到幾個小時就結束。劉世芳聽聞後再次詢問,那是否可以評估堰塞湖溢流後,市區分成紅、黃、綠危險等級,依照這分類來進行不同的避難方式。
劉世芳進一步表示,因為撤村是最難的避難方式,如果可以原地撤離,「頂多下面自己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然後過了就算了,那時候再清理家園」因此她要求林保署再進行更細緻的模擬。
堰塞湖傷劉世芳 民進黨的執政能力根本看不到國民黨的車尾燈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搶救黃金72小時已屆,還有11人失聯,日後重建之路漫長。有人拿國民黨執政時期處理草嶺堰塞湖的案例作對照,發現民進黨的執政能力根本看不到國民黨的車尾燈,若非內政部劉世芳兩周前突然「心血來潮」打電話請益李鴻源,這次民進黨的負評真不知要伊於胡底。
民進黨把災變當政治翻盤的機會,內部群組不堪的截圖外流,民進黨不必抓什麼內鬼,反正對已經傷到不能再傷了;內政部長劉世芳也被爆出事發前與林保署的對話音檔,其中一段「頂多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就算了」,讓劉很受傷,內政部趕緊發聲明指為斷章取義,避難方式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花蓮縣政府水災保全計畫認可,關鍵在於地方是否落實執行。
內政部今再公布較完整內容,劉世芳前後文為「撤離到別的地方是最難的方式,那如果他可以在原地撤離,就是像剛剛所說,頂多下面有自己家門口有一些水淹過了,然後過了就算了,那到時候再清理家園」。從語意來看,劉也認同撤離作業難度,尤其離撤人數一下子從300人暴增至8000多人,那個單位有這樣能力?其中「過了就算了」的說法,更讓劉難以撇清輕忽災情的指控。
在這次堰塞湖災變中,劉世芳唯一做對的事是兩周前打電話給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拜託他協助組成專家團隊模擬堰塞湖可能發生的災害。李未推辭,馬上找台大土木工程系、陽明交大等專家緊密監控堰塞湖,做出模擬預判將發生毀滅性災害,並建議提前疏散。所幸劉世芳聽進去了,否則傷亡恐怕不只這樣。
只是,李鴻源也說,是否訂強制撤離規定及未來如何疏導引流是政府需要思考議題,這個部分劉世芳有沒有放在心上,就有待觀察了。可惜的是,李鴻源不建議炸堤,因當時量體高達9000萬噸,只能一點一點引流,但要引流到哪裡、如何做須縝密規劃,民進黨卻拿這個來打傅崐萁,對後續處理真是一點幫助也沒有,口水更勝堰塞湖水。
其實政府對堰塞湖處理是有經驗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雲林草嶺堰塞湖,有網紅就拿國民黨時期處理草嶺堰塞湖來作比較。921大地震時,草嶺發生大山崩,1億2500萬立方公尺土石堆積清水溪谷中,形成高約50公尺的天然土壩,蓄水量最高達2億立方公尺,是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兩倍多。
堰塞湖出現後,當時中央迅速接手,官員三天內抵達現場,召開會議後立即動工,僅用31天就完成溢流水道等工程,另一個九份二山堰塞湖也是在100天內完成1400公尺溢流水道。20多年前,國民黨執政辦得到,為何到了民進黨執政,兩個月前就知道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兩個月後還是處理得零零落落,甚至還想卸責地方?
更嚴重的是,當今的民進黨是黨政媒一體,全部心思只想著要如何藉堰塞湖災變來攻擊、抹黑在野黨。說真的,如果民進黨可以拿一點力氣來認真治山防洪,總還能對罹難、受苦災民有一點交代,賴清德又何須擔心民調會直直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