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溢流釀死傷誰之過? 還原「垂直避難」決策過程
2025-09-24 16:23 聯合報/ 記者
李柏澔
/台北即時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發生溢流,造成光復鄉市區嚴重災情。外界質疑,相關評估為何出現嚴重落差?東華大學防災協力團隊專案經理王維俊表示,農業部在颱風來前找了台大團隊來畫設模擬撤離範圍,要疏散數千人和緊急修改應變場址有很大難度,因此部分採取垂直避難,只有一層樓、靠近河堤的房舍,就要前往光復商工等避難點位。
東華大學防災協力團隊專案經理、台灣災害防救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王維俊表示,本次林保署委託陽明交大監測與模擬撤離範圍,後來為了謹慎起見,農業部又找了台大團隊來畫設模擬撤離範圍,原本一開始模擬的撤離範圍並沒有這麼大。
台大模擬的結果和這次水災的結果是最接近的,但也因為是颱風來前幾天才做的模擬,要疏散數千人和緊急修改應變場址有很大難度,因此部分採取垂直避難(疏散至二樓或更高樓層)方式,而只有一層樓的、靠近河堤的房舍,就要前往光復商工等避難點位。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集水區治理組劉忠憲組長表示,9月21日就有針對堰塞湖應變措施和警戒範圍開會討論,當天下午確定了堰塞湖的影響範圍,也有提供相關資料給花蓮縣政府做為撤離的參考。21日有發布黃色警戒單,也有請花蓮縣政府預備啟動緊急疏散的工作,隔天22日早上7點則發布紅色警戒緊急通報單,建請強制撤離。
另農業部長陳駿季先前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經評估認為沒有立即潰堤危險,但民眾認為,國有林地屬林保署負責管理,地方政府無法越權判定會發生溢流或潰堤,認為這次的溢流和災害和中央判斷落差有關。本報致電陳駿季,尚無取得回應。
由於馬太鞍溪堰塞湖位於國有林班地,依規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為權責單位,其中堰塞湖的警戒、監測等由權責機關負責。
根據「堰塞湖警戒、監測及撤離與演練方案」規定,河川治理界點以上國有林班地野溪的堰塞湖處理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權責,地方政府則負責撤離通報、撤離工作及回報及撤離工作的解除。
堰塞湖緊急調查部分,應粗估調查堰塞湖蓄水面積與體積、土體體積、及溢流口寬度、河道狀態、堰塞湖上下游村落及公共設施等保全對象位置與高程,由發生地點權責機關邀集有關機關與地方政府組成專案小組,就堰塞湖的穩定性、影響範圍、防災通報、與緊急應變等來因應處理,其中堰塞湖的警戒、監測由權責機關負責,即林保署。
今年8月27日,行政院指示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組,明確針對壩體、工程、疏散分工,要求於10月初可能溢流前,加速清淤、補強橋梁保護,並精進監測與對外溝通。
老人很多個性很倔,要他離家很難這個有長照過都知道
但是這次死者據說大多都在一樓,行動不便的長者
如果是獨居,那政府為何沒有協助強制撤離
不是垂直避難?
如果有家人,那家人"接到訊息後如果有足夠時間"不撤離長者
那有什麼臉去怪政府
這不就主要是自己的責任,再難也要想辦法啊
我的意思是究責要講道理
誰該負責要清楚,不是大家嘴砲
說實在啦,我的想法一直只有一個:
唯一的解法就是事先把下游居民全撤
然後用軍事無人機炸一個口洩洪
很無情,但至少財產沒了命能保住
別忘記那個湖已經兩個月了,全都在裝死
沒出事前就一天拖過一天
大家都知道
不過沒有任何政府單位個人敢預判擔這個責任而已
後面講這些都是屁話
找學者有屁用,他看到這種案例研究都來不及
要找工程單位跟軍方找實際解方啦!
就沒出事前,沒人有本事頂著民眾不滿強制全部撤離
出了事大家推責任
這就是出事主因
但有一說一
動手趕居民迫遷,誰作主的必定被記恨,以後不用選了
誰來都沒這個勇氣
梁靜茹現場唱給他聽都沒用
另外建議垂直避難的他媽的也是該死
橋都能沖走
你有模擬過衝擊力,多少房子能頂住?
頂不住怎麼辦?
學者?我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