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館圓環說起, 大台北交通的恥辱,蔣萬安政治的無能,最會拍胸脯喊口號,把責任推給單位,卻不承認自己的短視草率
2025/09/20 05:30◎ 史里
最近兩件事,把台北與新北的交通問題赤裸裸地攤在眼前。公館圓環拆掉、地下道填平,結果是什麼?塞車塞到爆,公車動彈不得,橋面成了臨時停車場。二○二五年九月十九日上午八點二十分,板南線在新埔站故障,一千人被趕下車,月台擠得像沙丁魚。這些畫面,不只是民生不便,而是治理的羞恥證明。
說穿了,這就是政治的無能。拆圓環有沒有完整的替代方案?捷運有沒有備援計畫?都沒有。蔣萬安市長最會拍胸脯喊口號,把責任推給單位,卻不承認自己的短視草率。這不是「小插曲」,而是警訊:一個大台北約七百萬人口的首都圈,交通系統一點狀況就能搞得天翻地覆,何其脆弱。
更嚴重的是,這種脆弱性若遇到地震、恐攻、戰爭會如何?捷運停電、煙霧瀰漫時,月台上被困的數千人誰來救?幹道全堵死時,救護車如何送達?今天只是塞車、等車,明天可能就是人命代價。市長、官員能拍胸脯保證嗎?不能,因為他們沒準備。
當前兩岸局勢緊張,基礎建設不只是「交通工程」,而是國安一環。但我們看到的,是政客算選票,拿規劃當政績,卻把風險丟到一旁。這種治理,不只是懶惰,而是對市民生命不負責任。
不要再粉飾太平。每一次交通崩壞,都是對政府能力的檢驗。大台北這樣的人口密集區,不能再被一群只會喊口號、不會動腦的政客耽誤。我們要的不是藉口,而是能守住城市生命線的責任政治。
(作者是台南市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