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網
2025年9月12日 週五 下午2:32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立委林俊憲今(12)日召開記者會,並邀數發部與NCC出席。 林俊憲指出,國內三大電信業者在2020年競標5G頻譜時,共砸下1422億元的天價。為了加速回收成本,5G資費訂得過高,實際上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民眾遲遲不願從升級。林俊憲呼籲政府應要三大電信業者制定合理資費,讓更多民眾能享受5G通訊的便利。林俊憲也點名,中華電信作為龍頭,應率先承擔政策責任,帶頭調整資費。
林俊憲表示,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等三大業者的5G吃到飽方案,最低資費至少要1399元,相較於4G的599元或699元方案已經翻倍,但消費者並未因此享受到更佳的服務品質。民眾對5G普遍抱怨「價格貴、範圍少、訊號差、超耗電」。雖然NCC公布5G覆蓋率已達98%以上,但實際使用體驗仍不穩定,手機若收不到訊號,會在5G與4G間頻繁切換,導致耗電量大增。
林俊憲進一步指出,自2020年起,政府透過「補助5G網路建設計畫」已投入約221億元 ,用於基地台建設與韌性網路提升,今年仍編列近30億元,未來亦將持續支持。原本是協助電信業者提升5G滲透率、強化國家網路品質,但如今卻形成 「業者享受補助、民眾承擔高資費」,已違背政策初衷。 林俊憲強調,截至7月底,台灣5G平均滲透率(用戶比例)僅38.9%,其中遠傳最高41.7%,其次是中華電信38.4%,台灣大哥大則僅37%,平均不到四成。雖然覆蓋率很高,但消費者升級意願仍受資費與品質影響,主管機關應要求業者合理調降資費,才能真正推動民眾使用5G,促進台灣數位發展與國際接軌。
數發部表示,補助政策的目標確實是希望讓民眾能享有更優質的5G涵蓋與服務,同時營造適合創新應用的環境,例如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農業等。補助用意在於加速基礎建設、提升使用意願,並期望透過合理資費達成消費者與 業者的雙贏。未來若滲透率仍不理想,將通盤檢討補助方向與政策工具。
林俊憲點名,中華電信作為電信龍頭,應率先承擔政策責任,帶頭調整資費。 雖然短期收入可能受影響,但隨著更多人投入5G市場以及AI裝置如智慧手錶、 智慧眼鏡的普及,業者仍可回收成本,並投入資源提升設備與營運品質,改善5G 與4G差異不明顯的現況。他也強調,從2G到4G的歷史軌跡顯示,資費最終都會趨於合理下降。此外,自2020年推動5G計畫以來已過五年,距離2030年推動6G僅剩五年,進程已過半但使用率不到四成,應及早降價、加速普及,促進設備更新與品質提升,營造更完善使用環境。
林俊憲進一步指出,推動5G發展不應以犧牲民眾的選擇權為代價,政策方向應著重於鼓勵民眾自願升級,而非被迫接受。他批評,目前部分電信業者在經銷通路下架4G方案,使得消費者若要申辦4G服務,必須親自前往直營門市,不僅徒增不便,也變相迫使用戶被動升級至5G,等同剝奪應有的選擇權。對此,他呼籲主管機關應嚴加留意,並要求業者保障多元選擇。NCC則回應,將持續與電信業者溝通,確保消費者能維持合理且多樣的申辦選項。
另外,針對5G滲透率偏低的問題,NCC表示,這主要反映兩個層面:第一,市場 普遍認為資費過高,需要調降;第二,部分客層認為現有方案不符合需求,因此應 提出更多元的選擇來吸引客戶。讓民眾既能負擔得起,也能真正體驗到5G服務帶來的便利與效益。最後林俊憲表示,政府的目標是希望消費者能以合理的價格盡早享受5G服務的便利性,讓電信業者將有效資源轉移到5G設備提升,改善通訊品質,進一步強化國家網路韌性,達成消費者、業者與政府的三贏局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