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取得10%英特爾股權的交易,打破美國奉行數十年的自由市場經濟慣例,把政府的手伸進民間企業,引起諸多質疑。但放眼全球,政府入股民營企業的安排,其實並非那麼罕見。
華盛頓郵報報導,政府掌控民間企業在一些市場經濟體司空見慣,台灣便是其中一例。
台灣政府透過17家國營事業對經濟發揮影響力。如同許多國家,台灣也擁抱產業政策,完全掌控台電、台灣自來水等重要公用事業,並在台灣中油公司這類策略性資產握有多數股權。
但台灣政府最寶貴的資產,莫過於台積電持股。
台灣起初透過國家發展基金,提供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一筆7,000萬美元種子投資,協助創立這家半導體製造公司。國發基金是台灣政府支持的投資基金,作用頗類似主權財富基金。
今年5月,總統賴清德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以管理台灣龐大的外匯準備。
川普現在也打算走這種路線,已在2月簽署行政命令,推動建立美國主權財富基金的計畫,目標是「促進美國經濟與國際戰略領導地位」。
在政治與經濟制度與美國近似的歐洲,政府持有大企業股權的例子也所在多有。
例如挪威、瑞典、德國、法國和義大利,政府在航空、鐵路、電信、汽車和國防公司持股100%或部分股權的情況,十分常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4279/8971893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