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業界最擔心電價上漲、供電不穩,台灣承擔不起藍白的經濟盲點

文:Bryant(產業研究與市場策略分析師)

大罷免落幕,核三公投未過,國民黨、民眾黨本以為能藉此撼動政局,結果卻只留下社會分裂與政策空轉。對產業界而言,最迫切的問題是電價能否穩定、供電能否可靠,然而藍白兩黨卻把全部力氣用在推動核三公投這種假議題上,徹底忽視了企業界的真實需求。

在企業家部長郭智輝的領導下,經濟部早已明白產業的痛點:業界最擔心的是「電價上漲」與「供電不穩」。而要電價不上漲並保持供電穩定,就需要國家繼續投資能源基礎建設,並且維持台電本身的財務健全。核電的佔比過低、啟用費時,可以是討論選項,卻不可能是解方。

因此,今年5月八大工商團體罕見聯合發表聲明〈撐住台電,就是穩定電價〉,力挺政府撥補台電虧損,因為這是維持產業運作的基礎。

「郭智輝懂產業」的證據

產業界深知台電負債絕非政府之過,而是過去數年間台電被迫吸收虧損,以保障全民不會在烏俄戰爭期間受到全球能源市場波動衝擊。而一旦台電因受藍白抵制預算,不得在電價上反映虧損情形,後果更將對民生與產業帶來不亞於關稅與匯率的經濟衝擊。

另一個「郭智輝懂產業」的證據,是企業赴美的動向。企業赴美固然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但是美國土地何其廣大,要選擇何處落腳?電電公會在現任理事長劉揚偉領導下,除了協助會員因應衝擊,也規劃在海外建立「TEEMA科學園區」,協助會員廠商應戰,美國德州會是優先考量地區。

而經濟部亦先於8月14日德州達拉斯設立了「德州貿易投資中心」,以協助台灣企業赴美的投資,政府與業界即時互補,也能看出郭智輝部長對業界的熟稔。

選擇德州,是因為郭智輝上任之後就開始「境外關內」政策,為台商布局美國,同時考量到德州既有台商布局與產業結構,才將德州作為主要據點。對此,郭智輝部長從去年就開始與德州州政府談論減免稅賦的投資設廠合作方案,促進「德州竹科」的發展。

日前電電公會與作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交流平台的新東向聯盟攜手訪美,考察團出發前,還在工商時報上刊登〈科技台灣隊響應經濟部長號召組隊出海〉,展現支持政府政策的態度,決心發展產官學研高度整合的「韌性供應鏈台灣隊」新模式。

政治口號不能供電

這些都是企業界最理性的共識。然而藍白兩黨卻視而不見,不但封殺台電撥補預算,執意推動核三延役公投,把台灣帶往更大的能源不確定。還為了政治私利,頻頻對郭智輝部長發動抹黑攻擊,用政治口水與惡鬥,糟踐了這位對台灣產業貢獻良多的部長。

對企業而言,這種操作等於是把市場信心與投資環境當作政治籌碼,完全不顧產業界的死活。

反觀經濟部長郭智輝,雖然不擅長官場話術,但卻懂得傾聽企業的聲音。他不只跟大企業、工商團體溝通順暢,中小企業座談也十分懇切,屢獲肯定。郭智輝展現的是一個企業家部長的務實作風。工商產業界互動不是喊口號,而是真正就企業需求推出可落地的方案。

藍白兩黨若真心關心產業,就應該正視八大工商團體的呼聲,而不是一再以公投、政治動員來消耗社會資源。政治口號不能供電,更不能替企業爭取國際市場。台灣的產業需要穩定的電力與務實的政策,而不是一場場只為選票計算的政治秀。

國民黨、民眾黨的經濟盲點,台灣承擔不起。現在正是全國社會該分辨清楚:誰是真正在乎產業的未來,誰只是把產業當成政治工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7725
2025-08-28 9:14 發佈
Thrillwork wrote:
Bryant(產業研究與市場策略分析師)


哪一家的分析師?

這篇論點唯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
避開這家投顧就對了。
nicewawa

這種只打個英文名,不敢以真名示人的,啥鬼分析師?!?!

2025-08-28 11:51
Jacky Wu

農曆七月一開始,就見鬼了,看了一篇鬼故事

2025-08-28 12:07
馬的,一個不知哪裡來的讀者投書?搞得好像八大工商團體支持政府現今能源政策一樣,我信你個鬼啦 !
Thrillwork wrote:
迫切的問題是電價能否穩定、供電能否可靠,然而藍白兩黨卻把全部力氣用在推動核三公投這種假議題上,徹底忽視了企業界的真實需求。

在企業家部長郭智輝的領導下,經濟部早已明白產業的痛點:業界最擔心的是「電價上漲」與「供電不穩」。而要電價不上漲並保持供電穩定,就需要國家繼續投資能源基礎建設,並且維持台電本身的財務健全。核電的佔



擁核不就是為了對應 電價上漲 供電不穩問題 ~ 靠你民進黨綠能光電板颱風吹得亂七八糟到現在都還清理不完可以穩定供電喔? 吃屎吧~
Thrillwork wrote:
「郭智輝懂產業」的證據

產業界深知台電負債絕非政府之過,而是過去數年間台電被迫吸收虧損,以保障全民不會在烏俄戰爭期間受到全球能源市場波動衝擊。而一旦台電因受藍白抵制預算,不得在電價上反映虧損情形,後果更將對民生與產業帶來不亞於關稅與匯率的經濟衝擊。

另一個「郭智輝懂產業」的證據,是企業赴美的動向。企業赴美固然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但是美國土地何其廣大,要選擇何處落腳?電電公會在現任理事長劉揚偉領導下,除了協助會員因應衝擊,也規劃在海外建立「TEEMA科學園區」,協助會員廠商應戰,美國德州會是優先考量地區。

而經濟部亦先於8月14日德州達拉斯設立了「德州貿易投資中心」,以協助台灣企業赴美的投資,政府與業界即時互補,也能看出郭智輝部長對業界的熟稔。




1.郭智輝懂得讓美國再次偉大

2.民進黨執政 在野黨負責

tommy_kang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8-28 10:18
現在誰都能當分析師了



Thrillwork wrote:
文:Bryant(產業研究與市場策略分析師)

大罷免落幕,核三公投未過,國民黨、民眾黨本以為能藉此撼動政局,結果卻只留下社會分裂與政策空轉。對產業界而言,最迫切的問題是電價能否穩定、供電能否可靠,然而藍白兩黨卻把全部力氣用在推動核三公投這種假議題上,徹底忽視了企業界的真實需求。

在企業家部長郭智輝的領導下,經濟部早已明白產業的痛點:業界最擔心的是「電價上漲」與「供電不穩」。而要電價不上漲並保持供電穩定,就需要國家繼續投資能源基礎建設,並且維持台電本身的財務健全。核電的佔比過低、啟用費時,可以是討論選項,卻不可能是解方。

因此,今年5月八大工商團體罕見聯合發表聲明〈撐住台電,就是穩定電價〉,力挺政府撥補台電虧損,因為這是維持產業運作的基礎。

「郭智輝懂產業」的證據

產業界深知台電負債絕非政府之過,而是過去數年間台電被迫吸收虧損,以保障全民不會在烏俄戰爭期間受到全球能源市場波動衝擊。而一旦台電因受藍白抵制預算,不得在電價上反映虧損情形,後果更將對民生與產業帶來不亞於關稅與匯率的經濟衝擊。

另一個「郭智輝懂產業」的證據,是企業赴美的動向。企業赴美固然是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但是美國土地何其廣大,要選擇何處落腳?電電公會在現任理事長劉揚偉領導下,除了協助會員因應衝擊,也規劃在海外建立「TEEMA科學園區」,協助會員廠商應戰,美國德州會是優先考量地區。

而經濟部亦先於8月14日德州達拉斯設立了「德州貿易投資中心」,以協助台灣企業赴美的投資,政府與業界即時互補,也能看出郭智輝部長對業界的熟稔。

選擇德州,是因為郭智輝上任之後就開始「境外關內」政策,為台商布局美國,同時考量到德州既有台商布局與產業結構,才將德州作為主要據點。對此,郭智輝部長從去年就開始與德州州政府談論減免稅賦的投資設廠合作方案,促進「德州竹科」的發展。

日前電電公會與作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交流平台的新東向聯盟攜手訪美,考察團出發前,還在工商時報上刊登〈科技台灣隊響應經濟部長號召組隊出海〉,展現支持政府政策的態度,決心發展產官學研高度整合的「韌性供應鏈台灣隊」新模式。

政治口號不能供電

這些都是企業界最理性的共識。然而藍白兩黨卻視而不見,不但封殺台電撥補預算,執意推動核三延役公投,把台灣帶往更大的能源不確定。還為了政治私利,頻頻對郭智輝部長發動抹黑攻擊,用政治口水與惡鬥,糟踐了這位對台灣產業貢獻良多的部長。

對企業而言,這種操作等於是把市場信心與投資環境當作政治籌碼,完全不顧產業界的死活。

反觀經濟部長郭智輝,雖然不擅長官場話術,但卻懂得傾聽企業的聲音。他不只跟大企業、工商團體溝通順暢,中小企業座談也十分懇切,屢獲肯定。郭智輝展現的是一個企業家部長的務實作風。工商產業界互動不是喊口號,而是真正就企業需求推出可落地的方案。

藍白兩黨若真心關心產業,就應該正視八大工商團體的呼聲,而不是一再以公投、政治動員來消耗社會資源。政治口號不能供電,更不能替企業爭取國際市場。台灣的產業需要穩定的電力與務實的政策,而不是一場場只為選票計算的政治秀。

國民黨、民眾黨的經濟盲點,台灣承擔不起。現在正是全國社會該分辨清楚:誰是真正在乎產業的未來,誰只是把產業當成政治工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7725
選舉結果已經出來了,不須要把選前的觀念重新包裝成"經濟盲點",再推銷一次。台電不願意用最低成本的方式發電,納稅人也不願意補貼台電的虧損。
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真的有產業界認同台電現在的作法,可以讓他們掏錢當台電的股東,維持低電價和供電穩定。
Lexus001

這是好方法,支持綠的,一度電算100塊,用以補貼台電、強韌台灣電網。支持核電的,一度電算1.5塊。

2025-08-28 14:23
供電不穩這帳怎算到在野黨?
如果今天有核四供電, 台灣會電費一值漲還缺電嗎?
民進黨說沒缺電, 但是我們自己知道供電的緊張狀況
哪個黨阻擋核電?
李婉g

馬英九封存核四

2025-08-28 10:44
杰夫jeff

李婉g 馬英九還反台獨,支持九二共識咧。如果不同意馬英九封存核四,你黨執政九年是死了嗎?

2025-08-28 10:54
最近01出現不少新的1450
是大罷免大成功的副產品嗎?


cruiser58478

我也覺得出現了很多生面孔,大概大烙賽後增加了預算,買了很多新帳號吧!

2025-08-28 12:05
Moralsense wrote:
哪一家的分析師?


他曾在 Tesla 和 Garena 擔任商業分析師與儲備幹部,協助臺灣、泰國、韓國、新加坡等多個市場,如今他在 TikTok 泰國擔任商業與策略分析師。而學生時期,Bryant 也擁有豐富的實習與社團經驗,甚至創立了臺灣第一個資料分析的學生社團——臺大資料分析與決策社。

樓主原文在這裡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62751
小侯2417

又是一個賺紅錢的綠共~~~~~ 產業如何根留台灣,設廠美國,你有聽過OP的薪水高過工程師的工廠嗎?此等分析師介紹的,危險唷!!

2025-08-28 10:3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