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的啟示⡁從賓士車到擺脫對中依賴, 德國逐漸成形的亞洲戰略

對台灣的啟示⡁從賓士車到擺脫對中依賴, 德國逐漸成形的亞洲戰略
2025/08/23 05:30
◎ 張孟仁

德國外長甫結束日本和印尼的亞洲行,途中重複四次北京對台海的威脅,有別以往的溫和。此次德國的亞洲戰略,或可稱為其印太布局是保守右派益發清晰的亞洲藍圖,之前所稱的「對中去風險」終於有明顯動作,將主軸圍繞在「牽制中國」和「擺脫對中依賴」。台灣應掌握德國動態,主動拉攏盟友。至於梅爾茲的印太戰略成形,可從德國對北京的失望談起。

德國車企很在乎中國市場,向來是親中急先鋒,但以實際數據來看,德國車企陷入愁雲慘霧,尤以賓士公司利潤下滑尤令人捏冷汗。此歸咎於美國關稅、中國內卷、電動車轉型困難,復因中國市場的降價促銷,致德國企業瓶頸無突破可能。坦言之,德國有必要分散市場。




其次,德國仍視北京為「制度性競爭」對手而無法調和,相反地,德國外長稱日本是德國在亞洲的「首要合作夥伴」即是著眼於和國家社會主義或威權主義制度的差異。制度的異同會導致信任不足,影響許多層面,對安全領域的看法即為顯例。日本同歐洲國家支持烏克蘭的團結;北京則視莫斯科為友誼無上限的夥伴,供應軍火零件並大量低價承購原油。因此,同樣面對川普的不確定性,德國寧願選擇日本共同承擔更多安全政策方面的責任。

第三,德國的經濟安全需要守護。北京動用原材料和稀土作為武器,而德國從中國進口了九成的稀土,令德國想起對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的過度依賴,想學習日本如何降低對中國戰略依賴。同樣邏輯,台灣海峽局勢的任何升級都會對全球經濟安全造成嚴重後果,德日都不能輕忽,德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必須捍衛台灣海峽的貿易穩定。

德國在印太的布局逐漸明朗,意欲凸顯德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德日在二○二一年簽署的情報保護協議、德艦不定期訪問日本港口,以及德國的戰鬥機部署在日本軍事基地。這次又跑去印尼建立關係。加上德國基於歐盟的「歐洲再武裝」計畫而想大幅仰賴可信賴的國家進行國防工業合作(如日韓)。換言之,德國會有更多的亞洲行動。

台灣比照北約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其實可關注德國在印太的布局,找到機會與德日共構台海安全的藍圖。

(作者是輔大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
2025-08-24 20:56 發佈
賓士廠,想擺脫對中依賴,就該對最大股東( 中國)出手,將中國持股降為零...甚至退出中國市場!

但商人思維...上述論點,即使百年都不可能做到,中國企業持有賓士股份比例,只會越來越多!
ebola01 wrote:
對台灣的啟示⡁從賓士車到擺脫對中依賴, 德國逐漸成形的亞洲戰略


對啊~!!!

小孬綠們還不趕快叫你們的主子,主動斷絕ECFA,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