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砲戰紀念日,先烈英雄,台灣人沒忘記你們!

沒823的堅守,沒今日的台灣經濟與自由,飲水思源,英雄無名。
2025-08-23 14:09 發佈
沒辦法 民進黨之前說 這是國民黨的戰爭。
823砲戰才是真正的抗中共英雄!
Motor123 wrote:
沒辦法 民進黨之前說...(恕刪)



國民黨打得要死要活

殘除黨收割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過河拆橋最佳典範)
新823砲戰,國民黨守住鴨蛋。
823是抗共紀念日
前有紅共
後有綠共
神奇天鵝

可是有一個人說 , 他綠共 , 他驕傲 ~~ [偷笑][偷笑][偷笑]

2025-08-23 16:48
昔日抗共保台,
今日須抗綠保台。
大罷免大烙賽啦!
補一下八二三相關的近代史好了…

1953七月二十七日韓戰停戰協定於板門店簽立,志願軍宣稱戰死十四萬八千,失蹤受傷三十萬(蘇聯統計整體傷亡的數字是一百萬,美國統計的數字是九十萬),北韓戰死五十二萬,南韓戰死四十一萬五千,美軍戰死三萬三千受傷十一萬二千,蘇戰死二百九十九,後來因為志願軍14000人不願回大陸,所以直到1958才全部撤軍

1954一月二十三日自由日,紀念韓戰戰俘獲釋

1954一月二十五日韓戰戰俘約14000人陸續抵台

1954四月中共與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印尼、錫蘭(斯里蘭卡)五國與可倫坡召開會議

1954五月七日奠邊府的法國守軍投降,北越赤化。因為韓戰與北越的情況,艾森豪決定一反前任杜魯門的決定,預備協助蔣介石防衛金門與其它外島

1954七月二十三日人民日報喊出“解放台灣”的口號(解放台灣共同宣言)

1954八月十七日艾森豪表示美國決心防衛台灣

1954九月三日砲擊金門(毛認為此舉可不讓台灣進入東南亞公約組織)

1954九月八日東南亞公約組織簽訂,在英、法、菲、巴的反對下,國府無法加入

1954十一月一日中共砲轟大陳島、一江山

1954十二月三日在中共砲擊金門的影響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1955年三月三日生效,直到1980年一月一日失效,以台灣關係法取代,條約中只有台澎,而無金馬,而且反攻大陸要先經過美國意,同時訂定一條美國空軍不飛過的海峽中線)

1955一月十八日解放軍在蘇聯的協助下攻佔一江山島(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含外島)

1955二月五日艾森豪派艦協助國軍大陳島撤退(台州外海,艾森豪一開始要求蔣放棄外島,後承諾如果大陳撤退,美將協防金馬),美國介入後,赫魯雪夫承諾提供大陸興建核子反應爐(最後未成),毛馬上改口和平解放,停止炮擊金門

1955二月二十五日國軍自南麂島(溫州外海),美國要求金馬比照辦理,但蔣拒絕

1955三月十六日艾森豪表示如果中共於金馬擴大戰事,美國將動用原子武器

1955三月三十日艾森豪宣佈協防金馬

1955四月印尼萬隆會議,周恩來表示海岸的問題在美國,中共願意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共問題,並願意與美國直接談判

1955八月至十二月中共透過旅居香港的新聞界要人曹聚仁三次與蔣經國通信,但被國府做為統戰而置之不理

1955八月二十二日蘇共批淮幫助大陸和平使用原子能工作的提案

1955十月中共於北京成立原子能科學研究基地

1957八月二十六日蘇聯發明洲際導彈技術

1958二月二十三日國府開始以武器支援印尼反抗軍,美國與蘇聯分別支持反抗軍與政府軍

1958八月六日國防部宣布金馬前線進入備戰狀態

1958八二三砲戰,蘇聯提議支持大陸,但被毛拒絕,除了毛在大躍進產生的自信外,更希望破壞美蘇之間的和緩關係,此舉造成赫魯雪夫的不滿,而毛也透過曹聚仁告知國府(後曹於當天早上將新聞刊登於南洋商報上,吉星文、趙家驤、章傑殉職)至九月二十一日為止中共一共發射32萬發砲彈

1958九月四日美國宣布協防金馬,中共宣布12海浬為領海(同時對西沙、中沙、南沙與台灣周邊島嶼提出主張),但美軍只承認當時國際慣例的3海浬

1958九月十日周恩來告知曹聚仁中共會停止砲擊七天,讓金門得到整補,但不得由美軍整補

1958九月三十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要求國府撤出外島

1958十月六日中共防長彭德懷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並宣布將停止砲擊金門七天

1958十月十三日毛告知曹聚仁停火截止後會再停火兩週,只要蔣不站隊美國,中共將允許國府保留金馬

1958十月二十日中共抗議美軍運補金門,故恢復對金門的砲擊

1958十月二十一日美國務卿杜勒斯訪台,發表中美聯合公報,認定金馬對台澎的重要性,但要求蔣放棄武力反攻大陸,同時也詢問蔣對使用核武對抗中共的看法,但使用核武一定會讓蘇聯有藉口干涉,且會犧牲大陸與金門地區超過二十萬人的喪生而作罷

1958十月二十三日毛再透過曹向蔣提出和談條件,另派章士釗至港與國府洽談,但國府並未派人與之接洽

1958十月二十五日,中共宣布單打雙不打,直到隔年一月九日才炮擊驅緩(美方暗示原子彈攻擊的可能)

1958十二月二十三日蔣表示反攻以主義為主,武力為輔

1959三月十日拉薩武裝反抗中共

1959三月十四日解放軍開向拉薩

1959三月十七日達賴向印度出走,拉薩爆發大規模抵抗運動

1959三月二十日中共於拉薩鎮壓抗爭

1959三月二十六日達賴於藏南隆子宗成立西藏臨時政府

1959三月二十六日蔣發表“告西藏同胞書”表達支持高度自治的政策,但西藏與美國都知道國府此時的力量不足以幫助藏人,於是西藏與國府漸行漸遠

1959三月二十八日印度總理尼赫魯同意達賴進入印度(美國訓練的藏人一同前往)

1959四月三日國府告知將提供五萬美金安置流亡印度的藏人安置於金三角的“反共自由村”內,但遭美方反對

1959四月四日美國告知蔣早已訓練藏族人士前往西藏,造成蔣的不愉快

1959四月九日當才於紐約表示藏人不承認中華民國,表示藏人反共也反漢,並希望成立一獨立之國家

1959四月二十三日美國告知國府應放棄對西藏宗主權的要求,國府以違反中華民國憲法拒決,但美方以否定國府代表全中國資格要脅

1959六月二十日蘇聯否決了對大陸原子彈的技術支援(596計劃,但蘇害怕毛如八二三一般在台海另生事端)

1959九月七日達賴致函聯合國表達應於會中討論西藏問題,而美國也動員盟邦全力支持達賴立場

1959九月九日國府告知嘉樂頓珠國府不反對西藏反共,但不可能支持西藏獨立一事,並開始遊說各盟國

1959十月二十一日聯合國大會正式討論西藏案,最後1353號決議表示西藏應有其宗教與政治等基本人權自由,而國府與美國也自此在西藏問題上各執一詞

1960一月南越吳廷琰訪台尋求一同對抗北越

1960一月十九日新美日安保條約簽訂,比起1951年版來,日本的自由度更大一些,不再完全是被美國控制的附庸國(日本提供美軍基地,而美軍則可用來“保護”日本,但小笠原群島與琉球群島仍在美方管轄下)

1960一月二十八日中共與緬甸簽訂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

1958-1961為大陸的大飢荒(一開始被定調為自然災害,現在定義為困難時期,估計餓死3600萬人,少出生4000萬人),與1958年比較,耕地面績少了21%,勞動力少了24.7%,大牲畜少了30.5%,糧產量少了71%,商品糧少了84%,社員收入少了94.7%

1961一月二日國府派員至南越協助整頓軍事

1961四月十七日豬玀灣事件(中情局協助古巴叛軍進攻古巴)

1961四月二十一日美國表示如果外蒙古具有獨立國家屬性,美國將嚴肅考慮其加入聯合國之議題

1961十月二十七日國府未出席聯合國外蒙入聯投票,外蒙加入聯合國

1962二月二十三日美國發現蔣的反攻計劃,於是開始對蔣施加壓力

1962四月十七日美國要求蔣的反攻計劃從六月延至十月以求拖延

1962六月二十二日美國告知蘇聯其並不會支持蔣的反攻計劃,後蘇聯亦將美意見告知中共駐波蘭大使王炳南

1962十月二十二日古巴導彈危機

1962十月二十七日美國宣稱麥克馬洪線為中印交界,但中共、國府都表示反對,蘇聯在中印之爭上不支持毛澤東(尼赫魯執政期間)

1963五月二十二日美國擔心蔣反攻大陸,開始減少美援

1963九月十日蔣經國訪美爭取美國支持反攻大陸計劃,並同時破壞中共的核子研發設備

1963十一月二十二日甘迺迪被刺,副總統詹森繼任,表示與中華民國關係不變,但對中共採“門戶開放”

1964八月二日美國軍艦由基隆出發至越南東京灣巡邏時宣稱遭北越攻擊而介入越戰

1964九月二十八日美國CBS新聞報導中共即將進行核試爆

1964十月十六日大陸於羅布泊試爆原子彈成功,徹底改變了兩岸的大規模軍事衝突可能

1964十月二十一日國府開始計劃台灣發展核武的可能

1964十月二十四日美國派中情局副局長來華告知美國對中共核試爆的對策,但再次強調不支持國府對中共的核子設施進行破壞之舉

1965三月七日美國派軍隊進入越南

1965七月一日美援正式終止,這年也被認為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開始

1965九月二十二日小蔣赴美討論藉越戰反攻西南五省計劃(大火炬五號),但被詹森不願與中共正面作戰而否決

1967十二月十九日毛表示“七億中國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堅強後盾,遼闊的中國國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後方”

1968十月蔣經國接見蘇聯密使

1969一月二十日尼克森上台,發表尼克森主義,主張亞洲事務由亞洲人自行解決,越戰打打談談,美國甚至入侵柬甫寨來切斷北越對越共的支援,並開始尋求聯合中共來抵制北越(中共自1965-1969先後派遣多達三十二萬軍隊到北越擔任防空與後勤)

1969三月二日毛在文革告一段落後發動珍寶島事件(蘇聯60人死傷、中共800人死傷),來將不滿的人心矛頭指向國外,由於中蘇關係惡劣、美國聯中抗蘇(透過巴基斯坦),蔣開始考慮與蘇聯合作

1969七月二十五日尼克森於關島宣布尼克森主義新政策,提出越戰越南化,美軍開始撤出,並部分取消對大陸禁運

1969九月二十三日尼克森宣布第七艦隊停止例行性巡弋台灣海峽(改不為定期)

1969十一月二十一日美日聯合聲明,美國將於1972將琉球行政權交還日本,國府於隔日提出抗議

1969十二月三日美國駐波蘭大使與中共官員接洽,開啟了與中共的正式交往

1970十月二十五日尼克森透過巴基斯坦表達訪問大陸的意願,並表示不會要求中共聯美抗蘇

1971二月二十五日尼克森提出“兩個中國”構想

1971二月中華民國外交部對聯合國未來代表權生變問題提出五種方案(1.美國主張的兩個中國;2.比利時提出的一國兩府;3.荷蘭提出的國府代表台灣,中共代表中國;4.日本提出的以分裂國家形式入聯;5.突尼西亞提出交由聯合國秘書長於下屆大會提出報告)

1971三月八日美國對我方提出雙重代表案,但不被我方接受

1971八月二日美國務卿宣布支持中共進入聯合國,但反對任何排擠中華民國之行動

1971八月毛要周告知北越政府,希望其與南越建立聯合政府,這是受了季辛吉訪陸的影響,並給了尼克森進一步訪陸的機會

1971九月十六日尼克森建議安理會席位給中共,但仍保持中華民國為會員國

1971十月四日美方代表在聯合國發言支持中共進入聯合國

1971十月十日加州州長雷根訪華,告知尼克森將於二月訪陸

1971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2758號決議(以色列),國民政府退出聯合國,中共取而代之,(毛得知後表示英法荷比加義等國他們都變成了紅衛兵)

1972二月二十七日上海公報(三公報之一),公報中提出: “美國承認(acknowledge)到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認為中國只有一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反對這個立場”,尼克森也承諾美國不再發表“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聲明,而北京也為了尼克森而把北京紅衛兵留下的痕跡一一清除,而周的外交成功反而被毛定調為向美投降,之後被遭批鬥 美告知國民政府後,國民政府打算以莊敬自強為其主張,加強內部的經濟建設與政治開放,不願意採取聯合蘇聯的方案來改變立場

1972九月二十九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大陸,中日聯合聲明中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並堅持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充分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申台灣島是其不可分割領土的主張

1974八月八日尼克森終於因水門案下台,副總統福特繼任

1975四月五日蔣介石過世(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中華文化、堅守民主陣容),嚴家淦接任總統,蔣經國擔任黨主席

1975四月十五日西貢淪陷,越戰結束,國府於南越與高棉的顧問團也返台

1976九月九日毛澤東過世,華國鋒接班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