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歐洲人為什麼寧願熱死,也不願意裝空調呢?

因為電價太高了

歐洲人為什麼寧願熱死,也不願意裝空調呢?

2025-08-17 22:43 發佈
各國電價比較

德國是買法國的電
管真多
沒錢啊!
歐洲熱浪來襲 法國人僅4%裝固定冷氣 文化習慣與法規為主因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2日專電)近日歐洲熱浪來襲,法國抗拒冷氣的文化再受關注。

據統計,僅25%法國人有冷氣,安裝固定式冷氣的家戶更僅4%,遠低於鄰國。民眾各出奇招,躲避酷暑。受訪者表示,不裝冷氣的主因並非電費,而是習慣、建築法規和生態考量。

6月30日熱浪席捲歐洲,今年熱浪來得異常早,歐洲各城市高度警戒。巴黎1日最高溫達38度,南部更有超過40度的紀錄。

市府在因熱浪來襲而關閉的艾菲爾鐵塔前設置大型水池,讓民眾盡情消暑。巴黎市民各出奇招,對抗炎熱的天氣。
冷氣辯論再起 法國人多選擇忍耐

居民馬蒂亞斯(Mathias)家中沒冷氣,身邊巴黎朋友也都沒有安裝。這幾天炙熱夜晚,馬蒂亞斯笑著向中央社表示,「我開窗、開電扇,但家裡不通風,還有蚊子,所以我昨晚睡得很糟」。

昨天他試著到占地逾40公頃巴黎市內最大綠地的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乘涼,及美術館享用冷氣,以逃離酷暑。

家裡有小型水冷機跟電扇安南達(Ananda)告訴記者,「很熱的話就出門去博物館、看電影、逛街,或洗冷水澡」。

熱浪之下,冷氣辯論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根據法國生態轉型署(Ademe)調查,2020年只有約4分之1家戶使用冷氣,包括小型移動式冷氣。

冷氣企業維修工會Synasav的數據更指出,全法國真正加裝固定式冷氣的家戶僅有4%,遠低於西班牙的6成、義大利的4成,更與美國、亞洲多數國家的9成差之甚遠。

安南達認為,電費並非法國人不安裝冷氣的主因,「法國人很喜歡舒適,在意生活品質,雖然和電費或許有點關係,但主要還是法規跟習慣問題」。

莫妮克(Monique)告訴中央社,「跟很多人一樣,高溫讓我很難受,且上班地方也沒冷氣,確實我們也會討論(冷氣)話題,但這對地球不是很好,我們不是很想用,或許還有其他方法,我們是吹電扇」。

提到法國人抗拒冷氣的原因,馬蒂亞斯表示不喜歡吹冷氣,即使到外國有冷氣的地方,他也會關掉,「我覺得它會讓我生病、喉嚨痛」。

他說,「我們沒這習慣,怕會生病,商店裡冷氣賣的也不多,我們沒這個習慣。而且我們好像喜歡當硬漢,承受高溫,即使有點受不了」。
建築法規限制 古蹟住戶難裝冷氣

建築法規也是巴黎人無法選擇冷氣的原因之一。莫妮姬指出,建築是被列管,不能隨意整修,政府推動民眾以內部隔熱優先。

因住在歷史住宅,伊蘭娜(Elena)家裡無法安裝固定式冷氣,「這裡很多18世紀建築,因為列在古蹟名冊,我們連改變窗戶的權利都沒有,更無法安裝冷氣」。

生態考量方面,馬蒂亞斯表示,自家涼爽,卻讓城市與地球更炎熱似乎不是解決之道。「當然電影院等地方有冷氣還是很令人開心,但還是應該試著減少能源消耗、污染,增加都市綠化」。

莫妮克則說,自己很幸運住在一樓,地板是磁磚,巷弄裡也有大樹,所以家裡比外面至少涼5度。「我覺得應該要在城市裡種更多樹,尤其是很多建物的城市,先從這裡開始,還有綠化屋頂。我不是很懂科技,但或許有新技術,能作為冷氣的替代方案」。

伊蘭娜擔心,若大家都安裝冷氣,會讓外部變得更熱,造成「惡性循環」,但也覺得住在樓頂的人確實很辛苦。

移動式冷氣熱賣 民眾心態逐漸改變

不過記者2日走訪家居用品連鎖店,發現貨架上的移動式冷氣已全空。員工表示,這兩日熱浪,讓銷售直線上漲。

受訪者也坦言,冷氣在未來會成為趨勢。馬蒂亞斯認為,如今每年越來越熱,且熱浪來的越來越早,人們最後還是會接受冷氣。

莫妮克指出,「確實安裝冷氣的人增加了,但為了環境,也還是有很多人蠻抗拒的」。然而,「大眾交通裡面還是要有冷氣,不然實在太難受了」。

安南達則說,「越多越多人想要冷氣,我們以前習慣沒冷氣,但如今熱浪增加,習慣正在改變。法國人認為冷氣會造成喉嚨痛,對身體不好,對地球也不好」。
學校停課提前放暑假 台灣家長分享抗暑經驗

法國近2000所學校7月1日便停課,提早放暑假。旅法20多年的台灣演員楊宜霖告訴中央社,女兒學校一間教室只有一台電扇,市府當天發通知,請家長盡量中午接回孩子。兒子因有同學作伴想繼續上課,隔天也被校長告知學校關閉。

楊宜霖表示,一般巴黎民眾在家的抗暑妙招,都是一大早趁還不太熱時,把遮陽板闔上、窗簾拉下,進行隔熱。再把家中的電扇集中到客廳,家人一起在客廳活動,節省電費。

「我想最近電影院都擠滿人,或美術館等大家知道有冷氣吹的地方。雖然都不想在家裝冷氣,但這時候都還是想去有冷氣的地方。公園、廣場也都會有噴水設施,讓小朋友玩」。

她不會想買冷氣,「畢竟熱浪都是幾天而已,覺得沒有必要,也沒習慣吹冷氣。雖然很熱,但撐個幾天、多喝水還是可以克服的」。(編輯:陳承功)1140703


【德國生活│沒有冷氣的德國人,如何度過夏天?】

9月剛到來,是夏天該漸漸隱身之時,天氣卻仍酷熱著,北半球多處出現極端天氣,歐洲多地也度過紀錄以來最乾旱的夏季。一向夏季涼爽的德國也受炎暑考驗,7-8月持續30多度高溫讓德國人進入了「燒烤」模式。這麼熱的天氣,這麼烈的太陽,在室內吹著冷氣喝著冷飲,看似是必須的選擇。在城市裡,無論是辦公室、商店、餐廳、酒店,還是學校、公共機構,冷氣都隨處可見。

但去過德國的人一定會發現,在德國,除了商業大城和辦公大樓,大多數建築室內沒有冷氣,地鐵裡沒有空調,絕大多數德國家庭也沒有。不僅是德國,西歐、北歐多數國家,像是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挪威、瑞典、芬蘭,空調與冷器的普及率也都很低。今年夏季持續高溫,使得這些國家苦不堪言,德國漢諾威機場因為高溫導致飛機跑道癱瘓,倫敦地鐵在封閉環境下達40度,瑞典在7月中旬已發生大約50起森林火災。

德國工業高度發達,注重生活品質,那他們為什麼炎炎夏日不用空調呢?

第一,由於地理和氣候的原因,德國的夏季比較短暫,超過30度的時間一般只持續兩至三周,而且晝夜溫差大,晚上溫度會降低不少。

第二,德國人鍾愛自然的生活方式,喜歡戶外活動,在室內的時間相對較少。

第三,夏季是多數德國人的假期,七八月德國人往往會選擇外出度假,避開夏天。

更廣為傳播的內容是兩條。一是把不用空調歸功於德國人的環保意識,許多德國人寧可「犧牲」自己,忍受熱浪的煎熬,也要為環境減少用電和溫室氣體排放。二是讚歎德國的住房科技,是「被動房」等新的科技手段使得德國房屋冬暖夏涼,完全沒有必要使用空調降溫。

筆者在德國生活了5年,從事自然環保相關的科研工作。在筆者看來,最後兩條似乎過於美好。不過,為了防止是自己孤陋寡聞,筆者還是詢問了幾個德國朋友,其中還包括一名建築行業從業者,有以下發現。

雖然大多數德國人都有強烈的環保意識,也不乏有環保人士抵制各種帶來溫室氣體排放的產品。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大多數德國人並不能主觀選擇安不安裝空調,就更談不上為了環保了。此外,德國的住宅的確注重自然通風,門窗設計合理,但因為冬季寒冷漫長,德國的住房建設中,冬季保溫是最主要的考量之一。因此,德國房子牆體可以厚達50釐米,有時中間還有隔熱保溫材料。這樣的房子在冬天可以最大程度減少熱量流失,但到夏天就成了一個「溫室」,在三十多度高溫的天氣下,想要散熱談何容易?雖然可以利用新風系用維持空氣迴圈,但這樣的「被動房」由於價格昂貴,目前的普及率還不高。

德國空調不普及,到底還有什麼原因呢? 筆者總結了下面幾個:

第一,租房比例高。在德國,大多數可供出租的住房都沒有傢俱和電器,租客需要自己購置並在租期結束後帶走。這意味著,如果租客安裝了空調,那麼搬家的時候必須拆下空調,還要給房東把屋子恢復成「家徒四壁」的原樣。

第二,空調設備價格高昂,體驗不佳。在德國最大的兩家家用電器網站上,空調產品只有六七種,最便宜的空調售價也要249歐元,好一些的就要500至1000歐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價格並不包括安裝費用,有時甚至不包括送貨費用。如果需要上門安裝,至少還要再支付40歐元。與中國家用空調分內外兩個部分不同,德國的家用空調只有室內的一個部分,再通過一根管子連同到室外進行排氣。內外一體,意味著空調要同時承擔製冷和排氣的功能,帶來很大的噪音。

第三,建築外牆需要保持歷史風貌。德國人注重古建築的外觀保護,盡力維持建築的歷史本來面貌,不允許大規模使用空調外機,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家用空調都是內外一體機的原因。如果一個住宅用戶想要升級體驗,安裝空調外機,或者在牆上打洞,需要在房屋管理部門特別申請,有時還需要歷史遺跡管理部門的批准。

這樣看來,在德國裝個空調不是特別必要,價格昂貴,關鍵還麻煩。這麼費力不討好,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德國人家裡都沒有空調了。

但是,不用空調不代表德國人不怕熱。德國人有一招「佛系降溫法」,也就是享受夏天本來的樣子。不少德國人在烈日下不打傘,不遮陽,帶上墨鏡,穿著短褲,或是跑步或是徒步,真是越熱越開心。遇上高溫天氣,雖然不少人選擇在家吹風扇,喝冷飲,吃霜淇淋,但是更多的人會去公園或者湖邊納涼,探索自然,享受夏天。在草地野餐,在大樹下乘涼,在微風下呼吸,是適合全家老小的歡樂時光。噴泉也成了避暑勝地,在水花中歡快嬉鬧,享受片刻的涼爽。在湖裡游泳、划船更是大受歡迎,成為夏日的傳統。

反觀國內城市,能夠免費納涼避暑的公共水域、湖泊和公園草地實在太少,或者收費高昂,讓人望而卻步,對水質安全性的擔憂也阻礙了玩水的熱情。

離不開辦公室的人也不用太擔心。德國建築普遍樓層很低,屋頂綠化在夏天能使頂樓溫度降低3至4度,加上風扇的使用,使得室內溫度不會太高。

總的來說,氣候環境、假期安排、租房習慣、綠色空間,還有熱愛自然的生活方式,使得德國人夏季不常用空調。不過在最近的極端天氣下,德國的風扇和空調紛紛脫銷,說明在必要的時候,有台空調還是挺幸福的。

對一些德國人來說,自然生活方式下的高溫或許比人工環境下的低溫更舒適。現在國內很多人在夏天離不開空調,還有不少人染上了「空調病」。到底是羡慕的涼爽室內,還是嚮往德國的自然室外,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不過德國人環保愛地球的降溫辦法挺值得效法的。

P.S. 德國飯店9成以上都沒空調,若夏季欲前往旅遊,要自己衡量看看囉!
民進黨意思是台灣電價要漲到大家吹不起冷氣
才是合理的電價
所以綠電還是太便宜了
台電應該一度20元跟雲豹買電
黨營事業發大財
歐洲人不裝空調,歐洲人電費高,干我啥事?
美國人還開放槍械哩,民進黨要比照辦理嗎?
llebrassus wrote:歐洲人不裝空調,歐洲...(恕刪)

法國的夏天就一定比台灣涼快!那可不一定?!沒有冷氣的法國要如何撐過熱浪?讓我們看看法國人如何避暑?

lkk77 wrote:
因為電價太高了(恕刪)

建議直接去問歐洲人
01這裡沒有歐洲人可問

這裡有的是其餘雜質而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