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關稅,台灣還要付出的代價❓❓❓

轉自 風傳媒 2025-07-26 07:20 主筆室
詳細請點閱連結,此文無營利,僅供評論用。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收尾階段,下周就是最後期限,從美國已公布與各國的「關稅協議」與官方私下傳出的消息看,除了「不對等關稅」的損害外,台灣更可能因美方要求的「其它條件」而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川普在4月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案,在暫緩90天後因大部份談判未完成,又再延後到7月底,對還不能達成協議的國家,就從8月1日起就開始課高額對等關稅,近日美國方已陸續公布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及協議內容,但台美至今尚未達成協議,甚至談判內容、美方要求、雙方僵持原因,都完全未透露。


外界懷疑政府擔心「結果不佳」而影響大罷免,因此一直「拖著」,不過在本周六大罷免之後,加上下周四也是最後期限,醜媳婦終究要見公婆,台美關稅談判結果應該這幾天內就要「翻牌」。

而從目前已公布的各國談判結果來看,台灣能夠得到的待遇與結果,肯定會讓國人失望、甚至憤怒,因為除了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第一個與美國協成協議的英國,得到只課10%的所謂「基礎關稅」外,其它國家的稅率都高於此,稅率在15-20%之間,例如日本的15%、印尼與菲律賓的19%、越南的20%等,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則稅率都在25%以上。

這個結果可以看到美方、或是說川普心中,對屈服與接受美國條件與要求的國家,願意給予的關稅大概就是15-20%,因此,台美達成協議的關稅也不脫此範圍,媒體報導說是18%屬合理數字。

但要提醒的是:不論美國給予台灣(或其它國家)的關稅稅率是高是低,其實都是一個非常不公平、甚至是恃強淩弱的稅率,因為其它國家都要給美國進口商品零關稅的待遇,英國如此、日本如此,印尼與菲律賓亦如此,台灣大概難例外。

因此,台灣必須面對一波產業衝擊,特別是汽車產業,給予美國進口車零關稅,國產車必受重擊,因為享零關稅的不是只有「美國品牌汽車」,那些在美國生產製造的日、德汽車也能以零關稅進口。在現行17.5%的關稅下,進口車已經能與國產車打平手、市占率近半,零關稅當然讓國產車更難競爭;萬一連貨物稅、奢侈稅都有變,影響就更大了,其它如農產品、保健食品情況相同。

至於出口的問題,雖然重要的美國市場關稅變高,反而不必太過擔心,因為,是否影響出口競爭力、或是影響幅度大小,是「比較級」的問題。如果美國只對台灣商品課18%關稅,台商在美國的市場必然大受衝擊而流失、被競爭者搶占,但如果美國是對全球所有進口商品都課18%關稅,則對台商的競爭力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所有國家的待遇相同;甚至如果台灣的主要競爭國的稅率高於台灣,則台商出口美國反而可能小小的受惠。

現在的情況大致是如此,川普對達成協議國家的關稅多在15-20%之間,只要台灣得到的關稅也在此區間,影響與衝擊相對就較小。跟台灣出口產品重疊7-8成的主要競爭國韓國,現階段美國給出的關稅是25%,如果韓美無法達成協議而以25%課稅,台灣甚至可能因此受惠。

因此,政府對出口的影響不必太焦慮,可以等各國的稅率都確定後再評估決定因應政策,當然,企業也不必急著哀求要求政府貼補紓困。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8月1日對各國的「對等關稅」生效日逐漸逼近,美國本週又與多個國家談妥了新的關稅協議,包含日本將被課徵15%、菲律賓將被課徵19%的關稅,但台灣的具體數字仍未公布。雖然外界擔憂,這樣的「對等關稅」將對全球生產網絡、消費和投資產生傷害,並可能進一步影響到經濟成長和就業機會,但有旅美學者坦言,美國民眾並不反對這樣的做法。

美國選民感覺良好

美國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先前在參加風傳媒「下班國際線」節目間隙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時指出,雖然不少人批評川普的對等關稅,但「美國整體的氛圍是美國正在贏、美國正在偉大」。他認為,美國整體的氣氛在川普的帶領之下 ,雖然民主黨覺得很生氣,覺得美國不應該這樣打關稅戰 ,但大部分的美國民眾因為他們不關注世界其他地區。

翁履中解釋,真實的美國社會,並不是台灣民眾想像,人人都是知識分子、或是美國人人很關注關稅這些事情。真實的美國普通民眾,他們關注的是,是不是看到了美國經濟的榮景、或是美國股票是不是在上漲,「就算他們不投資股票,但是新聞告訴你,或者川普告訴你說,我們股票在上漲、然後比特幣也在上漲」。

翁履中認為,就某種程度來說 ,美國民眾現在感受到的氣氛是,美國經濟正在發展、美國經濟是在往上走,「我們都說關稅會帶來通貨膨脹、或者是物價上漲 ,可是(美國民眾)還沒有感覺到」。這主要是由於「對等關稅」現在進入到了一個暫停的實施的期間。而中國大陸近期的出口也創下了新高,原因就是因為美國人都還在搶貨。

美國物價有上漲嗎?

翁履中說,所謂美國人或美國商家都在「搶貨」的概念是,如果他們能夠在這幾個月具體的關稅政策還沒有落地實施之前,搶到足夠今年整個下半年使用或銷售的量,包括今年11月感恩節、12月聖誕節等節日的需要量,這些關鍵時間要用的貨都足夠了,那就是「搶貨」成功。

他也說,對美國人而言,如果今年剩餘時間所需要的這些貨件足夠了,美國的物價就不會快速的上漲,「而不會快速的上漲,對一些不關注外面世界的脈動的(美國)老百姓來說,他們就覺得,關稅會帶來物價上漲?不會啊 ,看起來沒有啊」。甚至於這些人會都會比較相信 ,關稅帶來物價上漲是一種「假新聞」。

此外,美國民眾也會從新聞上看到川普上任後,似乎真的為美國帶來了上千億美元的關稅收入,所以在美國現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翁履中認為,包括了美國的民主黨在內,如果要去跟美國民眾論述說,「對等關稅」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很大的衝擊,是很困難的。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美國民眾都還沒有真的受到物價上漲的波動和打擊。

而對於各國對於美國「對等關稅」的態度不一,但不少國家已經接受了川普提出的新貿易條件,翁履中也說,某種程度來說 ,一旦一個國家的人接受了,大概就會一直接受下去。而對於未來的發展,如果各國都有被川普課徵關稅,那「大家都一樣少賺」,所以未來的國際市場,可能會回歸到一個各國「公平競爭」的狀態。


---------------------------------

看來最低就是15~20%,而且還是在好禮大放送的前提下。
依照清德舔美的功力,應該沒什麼問題。
只是不知道貢品有哪些。
2025-07-27 2:41 發佈
KazeWang wrote:
看來最低就是15~20%,而且還是在好禮大放送的前提下。
依照清德舔美的功力,應該沒什麼問題。
只是不知道貢品有哪些。

不外乎
像是日本5500億美元的大額投資美國?
還是央行所持有的美國公債?

一個是可能債留台灣,金流美國,
另一個則是外滙存底被……

甚至是 滙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