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躉公司執行長洪嘉聰表示,因應全球淨零永續趨勢,鴻躉所研發以物理方式全自動化進行拆解的太陽能光電板回收技術,十分受到國際市場肯定。
一站式全自動光電板完全回收設備,可達到近100%的高回收率,並完整紀錄每一光電板的回收處理歷程,自動產生回收履歷成為ESG的最佳證明。
洪嘉聰說,廢棄太陽能板過往只能回收,而沒有再利用的想法,只能淪為「負價值」。
廢棄太陽能板藏兩寶:純銀、高價塑膠
「沒人要的是垃圾,有人要的是材料,」
傅耀賢說,鴻躉試圖將太陽能板分離得一乾二淨,加上近年來循環經濟成為顯學,鴻躉搭上熱潮,受到關注。
「一塊太陽能板模組分出來,可以有0.6公斤的矽,裡面的銀就很值錢,但燒掉就都沒了,相當可惜。」
透過鴻躉的回收技術,保留太陽能板材料的物理特性,玻璃也能再生,用於混凝土生產製程,取代至多50%的水泥使用量,顯著降低碳排,增加混凝土的強度。
還有一個價值不菲的材料,就是EVA塑膠,全球需求量極大,2029年將達到616萬噸。傅耀賢說,從太陽能板上回收的EVA,因為封裝膠合的過程混雜金屬,所以純度不比新料。因此,鴻躉團隊確切分離EVA,已有廠商願意採用,以製作鞋子、瑜珈墊等產品。
研發獨家AI設備,太陽能板材料辨識率99%
不只擁有獨門技術,獨家設備「PV Circulator」也是鴻躉的利基。
洪嘉聰說,太陽能業者只要將廢棄太陽能板交付鴻躉,放入這台設備,就能精準拆分各項材料。
處理過程雖然單純,但要能夠精準辨識,靠的是當下最火紅的「AI」。
決定到美國設立公司
洪嘉聰說,先前參加CES,已吸引美國廠商關注,美國加州的參眾議員來台參訪時,詢問度也很高;他觀察市調資料,發現加州有大量廢棄太陽能回收需求,市場潛力大,便決定到美國設立公司。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162/879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