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e302618 wrote:要看執政者 我是覺得不錯 畢竟小英第二任拿到史上最高票 也是發很多補助 沒理由其他人不行😗😗😗 發錢是執政黨基於國家的財政考量或民生需求(例如疫情),不管是馬英九還是蔡英文,都是執政黨為了實際需要由行政院提出,立法院去審核通不通過,這種重要國家政策什麼時候變成由在野黨自己提出,自己表決通過,哪有這種事,雖然發錢很爽 立委多數就可以強制通過法案?假設下次民進黨立委多數時強行通過一些法案,例如:國防預算多三倍、潛艇預算多5倍、政府預算一毛不砍、取消立委不分區制,立即改選(民眾黨立委瞬間歸0,選也選不上)、斷絕與中國任何來往、補貼這個補貼那個,反正立院多數就可以舉手表決通過...藍白想通過的一些法案個人覺得不妥:邈視國會法、立法院設立特偵組(立法干涉司法,立院變太上皇)、國定假日4+1、國會統刪預算案、兩岸若戰爭定調為內戰(內戰外國無法干涉)、普發現金一萬元...,國定假日4+1個人覺得對國內經濟危害最大,你有管理過工廠就知道,一旦國定假日出貨幾乎都要順延,整個產線都會被影響,大公司可以用2倍、3倍加班費來撐過,小公司就難了,出加費也沒人要加班,只好停產線,出貨順延,但客戶會管你嗎? 於是都轉單大廠,一些小吃店本來就經營不易,本來不多用支出的2倍假日加班費突然多了4+1天,很多小店乾脆休息,反正開店損失更大,沒店員的小店開店就賣更貴,台灣國定假日不少了,要多給勞工假應立法增加特休並強制執行,這對勞工及業主才是雙贏,最扯的是股市休市,多4天國定假日對於股市等於多了4天不確定因素,真的很扯。
財政有盈餘要嘛就還債要就降稅發錢是最沒有實際效果的畢竟現在經濟不是通縮狀況你自己今年多賺了錢最好也是拿去投資不然拿去還債消費性花費是最沒有用的("多"賺的錢;現在很多人愛來抬槓;"多"意思是扣除日常所需的消費後,剩下多出來的)-------------------------------------------------------------------------------------------------------回覆底下留言網友你們這些情緒勒索的真的噁心,自己去查一下全台灣中低收入戶有多少人,約27萬人我們放寬來看,全台最低薪水10%, 每年年薪約33萬天下雜誌年薪60萬贏過多少人?你的薪水算高嗎?一張表告訴你就算10%真要補助窮人這些10%人別說發一萬,發3萬我都支持但是普發一萬,卻拿10%窮人來當擋箭牌說嘴,真的噁心還是你是01標準?每人年收百萬以下都算窮人?----------------------------------------------------------------------------------"超收變盈餘 經典"來,現在人都用AI不會谷歌?你的發言才經典,經典的很三寶標準三寶,自己錯了還理直氣壯財政盈餘CMoney財經百科什麼是財政盈餘?財政盈餘指政府的財政收入超過支出的情況。稅收:什麼是稅收?為什麼稅收對國家重要?稅收是政府徵收的財政收入,用於支持公共事業和社會福利計劃。財政部新聞稿標普維持我國主權信用評等佳績,肯定我國優異財政表現"標普表示,儘管我國政府支出可能因高齡化、國防及基礎建設需求持續增加,惟受惠於科技產業獲利創新高,稅收成長高於預期,2024年各級政府財政盈餘占GDP比率為0.4%,2025年各級政府財政赤字占GDP比率預算數為0.7%。標普認為我國各級政府債務成長幅度相對溫和,預估2025年底各級政府債務占GDP比率將低於24%;未來3年大致維持穩定,支持政府強勁財政表現。"來來來超收變盈餘?超收的稅本來就是盈餘,根本沒問題問題出在特別預算你自己看吧【財政】柯文哲說「為什麼蔡英文政府會有盈餘還可以還債,因為:一、特別預算不算支出;二、借款算收入,所以是因為收入減支出,你們把特別預算不算,要把這個借款當作收入,才會出現這種盈餘。」陳國樑說明,政府編列預算時,收入與支出要平衡,若有不足,就會需要借款。因此,支出包括歲出與還債,收入則包括歲入(大部分是稅收、規費等)與融資財源,融資財源則包括「借款」與「以前年度歲計勝餘」。陳國樑表示,正因為政府的總決算書並不包括特別預算,因此在掌握國家財政議題時,應綜合考量特別決算、中央政府債務狀況等。查核中心進一步檢視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一年以上非自償性債務),可發現雖然2022年歲入歲出總表有賸餘,但中央政府債務仍持續增加。
我是建議普發一萬元想要的就領 不要的就捐給政府 這樣大家最和平了!2022年民進黨普發5千元 你們沒意見2023年民進黨普發6千元 你們沒意見2025年國民黨提議普發1萬元 你們意見可多了!要說理由,2025年川普高關稅沖擊台灣人民生活,普發一萬補助激刺人民消費,幫助人民生活這理由聽起來也是相當合理的!其實不管理由是什麼,大家只是不爽國民黨發而已就跟法庭直播一樣,公聽會教授直接講,法庭直播不是不可以,而是黃國昌提的不可以法庭直播 可是從2016年起 民進黨主打的 轉型正義 其中一環,總統更是在更多的公開場合講過要法庭直播!當時就沒那麼多人抗議?為何…其實事情本質 沒有錯 錯的是人的眼睛 都是選擇性的就像交往中的男女朋友 對方放屁都覺得好可愛, 交往5年後 在你面前放屁 都會說 你怎麼那麼髒變的是人 而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