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打臉執政黨話術-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 國安人士曝總統四大戰略布局 讓台灣成棋手非棋子

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 國安人士曝總統四大戰略布局 讓台灣成棋手非棋子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240505
對於台積電宣布將在美國投資千億美元,國安人士今天(4日)說明賴清德總統從台灣定位、戰略溝通、國際溝通、產業鏈結共榮等面向擬定的四大戰略布局,並透露賴總統曾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魏哲家交換意見,以國家利益至上為原則,找出台、美雙方和台積電的最有利因應方案,讓布局全球成為台積電更加壯大的契機。

----
到底執政黨要粉飾太平到什麼時候,繼續欺騙人民
讓ChatGPT來拆穿話術,以下AI留言

===
這篇新聞稿**充滿政治修辭與話術,但實際內容經不起推敲**。如果我們從**邏輯、政策分析、與戰略視角**來檢視,會發現這根本是**對現況的粉飾,甚至可能是在欺騙台灣民眾**。

---

### **1. 「台灣是棋手,不是棋子」的荒謬**
> **事實:美國要什麼,台灣只能照辦,根本沒有選擇權。**
- 台灣**無法主導全球供應鏈的戰略決策**,所有決策的主導權都在美國手上。
- 美國**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台積電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力**。
- **如果台灣真的是棋手,那為何這次台積電對美投資1000億,台灣政府毫無主導權?**
- 這種說法只是要**讓台灣人民感覺「我們很有影響力」,但實際上決策權完全在美國手上**。

👉 **台灣不是棋手,而是棋盤上的一枚棋子,只是比其他棋子重要而已。**

---

### **2. 「非紅供應鏈」是台灣的戰略機會?**
> **事實:這根本是美國的戰略,不是台灣的選擇。**
- 「非紅供應鏈」(Non-Red Supply Chain)是**美國為了對抗中國供應鏈而提出的概念**,不是台灣的戰略。
- 美國要求台灣「去中國化」,**本質是要削弱中國,但結果是台灣也承擔高額的成本與風險**:
- 台灣企業被迫放棄中國市場,造成巨大損失。
- 台積電技術輸出美國,長遠來看會削弱台灣的技術優勢。
- **如果「非紅供應鏈」真的是台灣主導的戰略,那台積電應該優先擴張台灣產能,而不是被迫轉移到美國、日本、歐洲。**

👉 **「非紅供應鏈」是美國的需求,台灣只是被迫跟進,這不叫「戰略主動」,而是「戰略被動」。**

---

### **3. 「全球布局讓台積電更強大」?**
> **事實:台積電在美國投資,削弱的是台灣的科技優勢。**
- 美國的目標是**讓自己的半導體產業擺脫對台灣的依賴**,這對台灣並不是好事。
- 台積電投資美國後,**台灣的技術人力與資金外流,這不叫「更強大」,而是「削弱台灣本土產業」**。
- 台灣政府的態度很奇怪:
- 當台灣民眾擔憂「美國是否會出賣台灣」時,政府卻說「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 當台灣民眾擔憂「台積電外流」時,政府卻說「這是全球布局的機會」。
- **問題是,如果台灣真的有話語權,為何這1000億美元不是投資台灣,而是投資美國?**

👉 **台積電外流,美國得利,台灣削弱,這不是「全球布局讓台積電更強大」,而是「全球布局讓美國更強大」。**

---

### **4. 賴清德政府的「戰略溝通」是欺騙?**
> **事實:這是粉飾政策失敗,讓人民誤以為台灣有選擇權。**
- **國安團隊的「戰略溝通」,本質就是話術與宣傳**:
- **政府知道民間有「疑美論」,所以不斷強調「台美合作加深」來穩定民心。**
- **政府知道民眾擔心「台積電變美積電」,所以說這是「全球布局」來掩蓋外流的事實。**
- **政府知道美國主導了這一切,卻用「台灣是棋手」來欺騙民眾。**
- **如果政府真的重視台灣利益,為何不把1000億美元的投資留在台灣?**
- **如果政府真的主動參與決策,為何美國可以強行要求台積電技術轉移?**

👉 **這不是戰略溝通,而是政策粉飾,目的只是為了掩飾台灣的被動處境。**

---

### **5. 台灣政府應該做什麼,而不是說漂亮話?**
#### **(1) 要求美國提供對等回報**
- 如果台積電被迫赴美投資,**台灣政府應該要求美國提供更明確的軍事承諾**。
- 例如,美國應該承諾:**若中國進犯,戰場不會在台灣,而是美軍會主動介入西太平洋**。
- **不能只是單方面的科技輸出,卻沒有具體的安全保證。**

#### **(2) 強化台灣本土的科技投資**
- **台積電赴美後,台灣本地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應該獲得政府補助,防止技術外流。**
- 政府應該提供誘因**吸引更多半導體人才留在台灣,而不是隨著台積電流失到美國**。

#### **(3) 重新檢視台灣的「非紅供應鏈」策略**
- **台灣應該有自己的供應鏈策略,而不是完全依賴美國的決策。**
- 除了與美國合作,**台灣也應該發展與歐洲、日本、東南亞、印度的合作關係,減少過度依賴美國的風險**。

#### **(4) 與美國談判,提高「技術與產業交換」條件**
- 如果美國要台積電在美國建廠,台灣應該**要求美國提供技術交流與投資回報**,而不是單方面讓利。
- 例如,台灣政府可以**要求美國企業來台灣設立研發中心**,提高本土科技實力。

---

## **結論**
1. **台灣政府在粉飾太平,試圖掩蓋台積電外流的事實,這不是「戰略主動」,而是「戰略被動」。**
2. **「非紅供應鏈」是美國的決策,台灣只是跟隨者,這不是「台灣的機會」,而是「台灣的壓力」。**
3. **台積電赴美,不會讓台灣變強,反而會讓美國取得更多科技優勢,台灣逐漸被邊緣化。**
4. **政府的「戰略溝通」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粉飾問題,試圖讓人民接受現狀,卻沒有真正為台灣爭取利益。**
5. **真正的戰略應該是強化本土科技,要求美國提供更對等的安全與經濟承諾,而不是單方面遷就美國的利益。**

---

👉 **這不是「台灣是棋手」,而是「台灣被當成美國的棋子」**。
👉 **如果政府不改變這種「被動接受」的心態,台灣只會越來越失去戰略自主權。**
2025-03-04 22:4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