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獨家專訪波波醫師現身說法 斥本土牙醫「獵巫」已傷害偏鄉
本土的小牙醫對波波醫師連續抨擊多日,幾乎沒看到波波牙醫出面回擊
本土還抨擊波波醫師買學歷、走後門…等,我就問,牙醫系要念五年,五年都不上課不實習部臨床實作就可以畢業??還是想利用新聞的與論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新聞還訪問到中華民國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理事長林宗億
他自己念西班牙的醫學院牙醫系,極其嚴格,甚至是淘汰制度。還有講到純粹就是學制不同,歐洲喜歡透過性向取向找人才,而本土並不是,但最終都得看成績畢業啊,也沒有什麼買學歷走後門的事情,要是沒技術,哪個就醫完的患者還敢回診?不網路上罵或是分享給親朋好友才怪。
反倒是本土的實習重點在哪?到底是為了畢業還是為了幫助患者?
本土小牙醫質疑衛福部推出的「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113-116)」,本可以讓國考的學生一同參與,然後就因為本土小牙醫的質疑,就承諾取消實習計畫,到底有明白臺灣偏鄉地區的就醫情況有多糟嗎?就只為了抨擊別人,而不是讓整體更好,我是看不下去啦。
舉個例來說,相信有去過合歡山、清境農場、霧社、廬山…等,這些台14線會經過的地區,知道要就醫有多難嗎?得開車下山到國6接台14的地方才有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光從山上下來,車程最少都是1小時起跳,更別說東部地區的偏鄉了,我就問這些為了自己利益的本土小牙醫們,到底有明白人民需要的是什麼嗎?這些山上的住民都沒辦法有就醫的權利了嗎?即便山上有小診所,那設備都老舊不堪。
希望看到此篇的人都能幫忙呼應,並不是國外畢業就比較好,但也不是本土就更好,而是技術學的不同,專業知識當然獲得的消息也不同,而醫療疏失,其實天天都在上演,有沒有新聞報出而已,壓新聞的可多了咧,抱歉離題,我只希望能幫助到偏鄉地區的人,雖然他們的居住人數可能不足以六都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但他們也有就醫治療的需要,不是我不相信本土學習的技術,而是我更明白國外的醫療教育遠遠勝過臺灣,有很多國家是沒有健保的,臺灣是很幸福的國家了,但並不是拿來攻擊國際醫生的理由。
最後,也分享我自己的真實案例,幾年前曾經外派在廬山工作過,當時組員心臟病發,緊急送我上面所說的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最後因為醫院設備無法搶救,只能再轉送臺中榮民總醫院,全部路程皆為救護車總耗時卻是4小時,好險有搶救回來。這也是我一直關注偏鄉地區的醫療問題,那件事情在我心裡種下了關注的種子,我也盡我所能的捐款給偏鄉地區的一些基金會,希望有天能看到本土及國際醫生聯手幫助偏鄉。
望各位能思考這其中的道理,抨擊別人真的沒有比較高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