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的口才到了立法院,支支嗚嗚,沒一個問題能回答
GuatingChua wrote:
律師的口才到了立法院,支支嗚嗚,沒一個問題能回答
這樣的立委做這樣的質詢?完全不意外 ,政治人物玩文字遊戲很新奇嗎?
質詢的重點是什麼 ?
針對黑熊學院 質詢? 黑熊學院是國防部的業務嗎 ?
問錯人了吧!
內政部長已經回應,民防法內或全社會防衛韌性一項很重要的目標,就是維持台灣社會穩定,民力維持的範疇包括轄下衛福、交通、經濟、農業等,編制民力都是為維持台灣社會穩定的目標。
民力的編制都是依據法律上的授權才能計算人力, 劉世芳說:『(原音)內政部是根據民防法、災害防救法及替代役管立條例,如果要再延伸的話,可以跟警察法、消防法一起來折算,按照這樣的去計算,另外民防最主要是落在警消的部分,加上一部分是自願團體志工團體,真正算出來是落在40萬到41萬人左右,這是很正確的說法。』
如此質詢企圖運用 套套邏輯 , 目地不過就老調重彈, 企圖瓦解國防 , 吹噓不抵抗 而已
忘記 有實力為後盾的和平才是真和平
如此質詢的立場為何?
西藏和平協議一簽 , 解放軍就進入拉薩屠殺
中英聯合聲明 現在已經成了歷史文件 ? 說好的50年不變呢 ?
居然還有人相信這是和平 ?
如果真的是希望國防好 , 絕不是這樣質詢的
您為何害怕"40萬民力投入全社會防衛" ?
大力鼓吹不抵抗?
歷史絕對不缺範例
英國保守黨魁亞瑟·內維爾·張伯倫,在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擔任英國首相時,主張綏靖主義而聞名,他在1938年簽署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德語區割讓予德國。此後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蘭,英國還不是被迫於1939年9月3日對德國宣戰。
對征服者攻城掠地的武力統一認同? 那麼史可法?文天祥這些負隅頑抗者又被認為是什麼?
是啊 , 李綱 , 仲師道 都被趕下台 ?
英國首相邱吉爾也說過: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Britain and France had to choose between war and dishonour. They chose dishonour. They will have war.
這一套策略在"大金"伐宋之時就已經使用過了
中國在亡國之前都是如此"被運用"
但是都沒有武裝? 南宋 拜金國為父 ?投降有用嗎??? 這是歷史沒有讀通 !
1126年,金兵第一次圍城汴京(開封)時,李綱任京城四壁守禦使,擊退金兵。曾倡議於河北設立藩鎮以抵抗金,卻遭主和派所斥。
主和派主導宣和和議, 讓奸細鄧珪秀洩漏消息,致都統制姚平仲領步騎萬人劫完顏宗望營寨被全殲。劫寨失敗以後,李綱、种師道被撤銷軍權,再被貶謫。
吳敏、唐恪、耿南仲等這些投降派又最終壓倒了主戰派,主和讓金人予取予求,造成金人二次圍城開封,城破導致靖康之變。
有多屈辱???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金兵攻陷汴京城,俘虜 徽、欽二帝往金上都(今之東北)。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赤裸著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繫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跪拜金太祖廟,行「牽羊禮」。 金人命宋朝皇太后、皇后入金宮“賜浴”(當眾洗澡),朱皇后不堪汙辱,當天投水自殺身亡。
徽欽宗後被金人囚禁於五國城(黑龍江哈爾濱)徽宗1135年四月被折磨致死, 欽宗被馬亂踐而死
北宋後宮皇后,貴妃(包括高宗的生母),公主數千人被貶入金國妓院(浣衣院)為妓。
南宋偏安江南, 宋高宗為了防範及避免將領因北伐成功提升威望,或迎回父兄,威脅帝王地位,決意議和。對於一心抗金的岳飛, 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班師,再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之。 後又有紹興和議和隆興和議。
最終"臨安"被元軍攻陷,宋帝南逃, 南宋末帝趙昺在逃亡到碙州梅蔚(今香港大嶼山梅窩鄉)時登基。崖山海戰,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隔天海域飄滿浮屍。宋朝到此徹底滅亡。
崖山之後, 再無華夏
宋朝議和的下場,該引以為戒。
蔣經國總統深知此種混淆的策略,早就提出 ,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蔣經國曾親口告訴《紐約時報》記者說:「與中國共產黨接觸(談判),就是自殺行為,我們沒那麼愚蠢。 」
依據《多桑蒙古史》記載,「蒙古兵多用詐術,不惜為種種然諾,誘敵開城,城民之過於輕信開城乞降者,蒙古兵則盡屠之。雖先發重誓,許城民不死,亦然。凡大城皆不免於破壞,居民雖自動乞降,出城迎求蒙古兵之悲憫者,仍不免於被屠殺。蓋蒙古兵不欲後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後顧之憂也。」
不少主動投降的城邦,依然要被蒙古軍屠城。只留下工匠與俊美男女兒童供其利用與玩樂。
崖山海戰這是中國第一次亡國, 幾千年來的文化完全斷層,中國再也不是王道,仁道! 取而代之的是 蒙古滿清的侵略文化!
鼓吹投降? 鼓吹不抵抗? 同意弱肉強食? 依附強大的勢力, 一起欺壓少數民族?
台灣人是個長期處在異族夾縫中生存的無奈子民!台灣人為了自保,懂得見風轉舵。
請回去翻一下祖譜記載, 先人為何要由北宋汴京逃到南宋臨安, 再逃到閩粵 ? 再來到台灣 ? 不正是因為亡國 ! 我們能因畏懼就忘了先人的遭遇嗎?
《禮》曰: “華夏,重信義!! 而胡人,無!!”
現在的中國,還是過去我們祖輩所居住的中國嗎? 早就已經『借殼上市』了 !
只是保全了本身文化,選擇性的攝取漢化,維護自身文化,並且強迫漢族遵從其文化。
我們的漢唐古語 河洛話/客語/粵語/吳語, 在那塊土地已經不說了! 說的是北京話
我們一脈相承的漢字 , 在那塊土地已經成了簡體字了
我們的王道行仁義文化, 在那塊土地已經變成霸道了!
我們的民族自稱“漢”;我們的華人被叫“唐”人;我們的文化被稱作“華夏”文明;我們的國家被稱為“禮儀之邦”“中央之國”!
絕不是攻城掠地就吹噓為英明神武? 屠殺鎮壓就自認光榮?
如果認同弄刀舞劍威嚇來對內統治, 殘忍兇暴對外欺壓鄰國,那就是認同一個蠻族,永遠也創造不出偉大的文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