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3月,東京大學畢業的土木工程師八田與一,帶領八十位工程師,投入建設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的工程,將十五萬公頃的貧瘠平原,變成沃野良田,是當時東亞第一大的水利工程。
 
嘉南平原少了八田與一,恐怕會像地球上其他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是個沙漠型氣候不利農耕的地區。
 
八田與一將他人生最珍貴的30年投入到了台灣的水利工程建設,他的兒子八田晃夫甚至回憶到:「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我的記憶裡幾乎沒有他陪伴我成長的記憶。」 
 
57歲那年,八田與一坐上大洋丸號,前往菲律賓為棉田灌溉做實地調查,卻不幸遭美軍擊沈,葬身海底。而他的妻子也在戰後,因不願被遣離台灣,而投身水庫。
八田與一將他畢生的智慧與精力,灌溉在這片土地上,為台灣的水利工程與農業經濟,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礎,並造福台灣人民至今。
今天八田與一銅像雖被破壞,但幸好台灣人的記憶開始延續了。有形的銅像能被毀壞,無形的情感卻無法動搖。——只會因為外界惡意的破壞,而更加強與歷史的連結羈絆。如果今天的悲劇能讓更多人了解八田與一的事蹟,那麼我們的淚水,就有價值。
                                    
             從 APP 打開
從 APP 打開
                    
                    X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