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 晚期大腸癌患者,擺脫人工肛門重獲新生

提到大腸直腸癌,許多民眾便會想到「人工肛門」。人工肛門確實會在生活上帶來一些不便,許多人因此感到憂慮和恐懼,進而延誤治療。然而,結直腸癌第三期的簡女士通過亞東醫院醫療團隊的短療程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成功縮小腫瘤,增加了手術成功的機會,並爭取到不必終身使用人工肛門的機會。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表示,電熱治療為輔助提高癌症治療療效的技術,結合精準立體放射治療,不僅為臨床醫師和大腸直腸癌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選擇,也為其他類型的癌症治療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亞東醫院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 晚期大腸癌患者,擺脫人工肛門重獲新生
亞東醫院於(3)日舉辦「腸與你有約」記者會,邀請病友分享,鼓勵更多病友積極面對治療

晚期大腸癌患者告別人工肛門,恢復生活品質
59歲的簡女士,本身有乳腺癌病史,因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全身乏力、血便和排便困難等症狀來到亞東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為結直腸癌,且直接侵犯膀胱合併淋巴轉移,臨床分期為第三期。為了改善簡女士排便困難及腸阻塞以及腹脹的問題,大腸直腸外科林耿立醫師先為其進行了橫結腸造廔術,俗稱人工肛門。同時,進行團隊治療策略討論。經與患者分析討論治療策略後,病人選擇以導航螺旋刀執行為期一週共計5次之超短療程立體放射治療(SBRT),並在治療期間合併每周兩次、每次1小時的電熱治療(mEHT),再評估後續手術可能性。

術前追蹤的電腦斷層影像結果顯示,簡女士的腫瘤體積原為492 c.c.,經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後至手術前,腫瘤體積降低為292 c.c.,減少了200 c.c.約41%的體積。林耿立醫師評估後認為手術已從困難變為可行,最終順利完成手術。術後病理分期降至第二期,原先觀察到的膀胱侵犯與淋巴轉移也完全消失,簡女士術前因腫瘤阻塞而設置的人工肛門,也在術後三個月追蹤無復發且穩定的情況下,成功關閉造廔。簡女士開心地表示,非常感謝亞東醫院醫療團隊,原先總是擔心自己身上會散發異味,但現在已經恢復正常的生活,精神狀況也大有改善。

新聞來源:亞東紀念醫院
2024-06-04 13:16 發佈
嗯 恭賀新生
身體要顧啊 各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