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未挺徐巧芯提案 陸海空懲罰法初審通過院版
2024-05-09 18:11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即時報導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繼續審查《陸海空軍懲戒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針對第29條悔過教育部分,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主張刪除;行政院版則保留,但強調悔過實施不得有凌虐或其他非人道待遇行為。最終投票結果,徐巧芯版僅自己支持,院版則除了在場五名綠營立委支持,國民黨籍的軍系立委陳永康也舉手,最終以院版通過。
國防部擬定的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正草案,幾乎全面翻修舊法。其中第29條關於悔過(原本的禁閉)處分,增加執行期間不列入現役役期,藉此對義務役人員發揮嚇阻效果,同時也增列「悔過實施不得有凌虐或其他非人道待遇行為」文字。不過徐巧芯提案指出,即使國防部宣稱不得凌虐,但過去悔過處分在實務上,往往引發軍中霸凌、輕生事件,因此提議刪除。
參謀本部聯一(人事)次長劉沛智解釋,現行的悔過教育是悔過室一天8小時為限,最多15天,每天會排課表,除了軍法、軍紀教育外,還有基本教練、體適能課程,晚上會再排2小時的心得寫作,每晚9時實施晚點名。他並強調,義務役酒駕也不能汰除,倘若刪除悔過,「不然每個都去喝酒了」。悔過對部隊是非常好的遏止犯錯手段,相較之下,禁足、罰站都只有一點作用,以前的關禁閉大家會害怕,甚至送到蘭嶼、綠島管訓,對20、30年前的義務役是很好遏止手段。召委王定宇當場直接駁斥:「這是人生的惡夢,不是很好的遏止。」
徐巧芯表示,聽到國防部的解釋後,更加深自己的反對,擔心悔過變成霸凌,且悔過懲罰向來有限制人身自由的爭議,實際上接到很多霸凌或輕生的案例,都是體適能要求不斷跑步,或是「心得寫作」要寫些自身尊嚴受到打壓的內容。王定宇出來打圓場,表示聯一的講法不妥,「你們講愈多,反對的人愈多」。
國防部副部長徐衍璞則表示,國防部的立場是,堅持必須保留悔過處分。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不滿表示,沒辦法接受國防部的「嗆聲」。
此時王定宇要求表決,徐巧芯版贊成一票,反對五票;政院版六票贊成、反對兩票。陳永康舉手支持院版,馬文君未投徐巧芯版,但對院版投反對。
最終,陸海空軍懲罰法大部分條文都獲通過,只有剝奪退除給與的部分,因為仍有爭議,交付朝野協商。
陳永康否認所謂「倒戈」說法,表示自己支持軍中必須保留悔過處分,「正確的事還是要做」,徐巧芯的提案也非黨團立場。至於為何太平島之行改為18日,他仍不參加?陳永康說,依規定登島人員必須45天前提出申請送審;他未來並計畫利用休會期間,申請搭乘艦艇前往,如此更能體會第一線官兵實際面臨的生活狀況。
----------------------------------------------------------------------------
日本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系教授「岡本茂樹」寫了三本書,
內容是在論述「悔過教育」不但不能達到悔過的效果,還會帶來更嚴重的反效果。
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
教出殺人犯Ⅲ:治好心裡的傷,才是真正的教育
「岡本茂樹」教授是日本享譽盛名的更生專家,
擁有學校教育、矯正教育、心理諮商的深厚背景,
運用日本獨有的「角色書信療法」(Role Lettering, RL)輔導過無數個案,
對象橫跨國高中生、大學生、司法少年、受刑人等各類族群。
「教出殺人犯Ⅰ」論述悔過、反省不但不會達成矯正的效果,
反而會使人變得更糟糕,繼而犯下更嚴重的罪行。
「教出殺人犯Ⅱ」論述罪犯在童年、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創傷才是日後犯罪的主因。
「教出殺人犯Ⅲ」提出實際的的數據及案例論述讓犯罪者意識到自己所受到的創傷,
讓犯罪者自己激發想改善的動機,才能治好犯罪者的創傷,進而讓犯罪者達到矯正的目的。
-------------------------------------------------------------------------------------
我要舉出另一個例子說明「悔過無用」,該案例就是「統神悔過教育」。
「統神悔過教育」就是一齣活生生的「官場現形記」,
在該齣劇中苗博雅扮演著「矯正者」的角色,統神則扮演著「被矯正者」的角色,
統神在劇中「被」施予「悔過教育」,統神最終承認犯錯,但統神是「真心悔過」了嗎?
你我皆知統神是因為喪失經濟來源才不得不承認錯誤,並不是「真心悔過」,
若不是收入斷炊,統神會繼續辯論下去,
因為事件的本質本來就「不是」統神「贊成X未成年」,
統神的本意是在論述「社會上更嚴重的未成年性侵害事件並不罕見」,
但是統神的表達能力不夠好,導致他的話被別有居心的政客扭曲成「贊成X未成年」,
導致統神整場辯論一開始就居於劣勢,完全被牽著走,
最終因經濟斷炊不得不面對現實,心不甘情不願地承認錯誤,
成就(?)另一個別有居心的政客.
在這場用「悔過教育」包裝的「官場現形記」後,統神有真心悔過嗎?
社會大眾難道都看不懂這齣極盡虛偽與醜陋的「官場現形記」嗎?
那麼統神本人、統神家人及統神所能影響的人會因此轉投票給綠營嗎?
綠同溫層以外的社會大眾會因此轉投票給綠營嗎?
別有居心的政客們恐怕失算了!
連精神病患都區別得出來假裝成精神病患混入精神病院臥底的教授和研究人員,
社會大眾又怎麼會看不懂這場「官場現形記」呢?
由一個在選舉中用看板造假「金溥聰反對羅智強」的政客擔任「矯正者」在社會大眾眼中難道不滑稽?
在三步一家小媒體、五步一家大媒體、走在路上還會踢到自媒體、
電視和網路上政論節目及國際政治分析從早播到晚的狀況下,還有誰看不懂政治?
連我這種政治圈外的超級門外漢都在這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能夠逐漸看懂政治,
社會大眾又怎麼可能看不懂這場「官場現形記」呢?
所以,流於形式的「悔過教育」有用嗎? 「岡本茂樹」教授已經給了答案,
既然流於形式的「悔過教育」無用,
難道「別有居心的悔過教育」就會有用?
難道「別有居心」的目的「包裝騙選票」就會達成?
難道社會大眾會看不懂現在追殺徐巧芯也是同一套「官場現形記」嗎?
我就來分析綠營演這一連串荒謬的「官場現形記」的原因.
「朝小野大」會讓綠營在國會敗陣連連是投完票以後就知道的事,
如果綠媒每天都在報導「綠今天在國會表決又敗了」,綠死忠選民受的了嗎?
如同郭正亮博士所說過的:
「連幾位綠南部的區域立委也因為老柯天天甲動也依然敗陣,
所以乾脆不出席了,反正出席也沒用,乾脆留在南部顧選區」,
所以綠的「士氣低迷」是可想而知的.
「士氣低迷」就要設法拉抬士氣,
攻擊敵方是拉抬己方士氣的方法之一,無論攻擊的理由是否合乎法律/邏輯/道理,
甚至「綜藝化」的攻擊方式也行,只要不要讓新聞焦點都在「綠在國會表決又敗了」即可.
且,敵方為了回應或反擊,會提供更多可供己方利用與攻擊的資訊.
因此,社會大眾就看到了綠演了一齣從黃子佼到統神、再從傅崐萁到徐巧芯的「官場現形記」.
因演這些戲的時間不是選舉期間,
所以,不是為了聲量,不是為了流量,也不是為了流量帶來的幾毛錢收益,
那幾毛錢收益也不比屁股上那幾根毛值錢,
因為這些都比不上長遠的戰略目標重要(例證是大選時綠媒寧願違約賠錢也要把侯的競選廣告下架),
因此拉抬士氣是為了2026和2028的選舉,不能讓士氣一路洩到2026和2028,
綠營一切所為的目標都是為了選舉.
虛張聲勢之所在即是弱點之所在,
在野黨應該知道要怎麼徹底擊潰敵人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