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個疑問,一客那麼貴的餐廳都能用過其食材了
那又什麼理由能苛求.奢望在台灣平價餐廳+巷弄美食+所有夜市流動攤販
不用有問題或過期食材呢?
我猜台灣長期下來都有人吃到有問題餐廳食物而出現上吐下瀉等問題,
但都不會立刻付諸媒體 而是第一時間懷疑吃到什麼+什麼才出現問題?
還是應該不是中餐而是早餐有問題吧? 最後在一陣狐疑中草草作罷
而因寶林案因事件鬧出人命太大條,才讓消費者恐慌 有意識直接通報或媒體
也因此通報比例增加 數量串聯起來 才能知道原來 那麼多家餐廳 出現食安漏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