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崐萁「釣魚」技巧高明,上鉤的綠政客/側翼/名嘴慘成傅的養分.

傅崐萁那一張物品散落一地、凌亂不堪的照片真是美味無比的餌食,
綠營眾政客/側翼/名嘴見餌心喜,迫不急待地搶食,
結果通通慘成了傅崐萁壯大的養分,「被」變成傅崑萁政治訴求與宣傳的工具.

傅在政治上的企圖心不須我再多言,
能夠在股市中多次擔當個股的主力操盤手且操作成功更非常人所能,
破產、負債、跑路的主力操盤手所在多有,
君不見不少搭著搶救疫情的QE順風車而順勢起飛的「少年股神」已紛紛被打回原形,
足見傅的膽識、實力與權謀,
這對國民黨來說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且不在本文論述的範疇.

綠營單方面的抹黑「不要捐錢給親中的花蓮」、
「花蓮縣府所收捐款流向不明」...等僅獲綠同溫層認同且並未在大眾中發酵,
因此並非捐款金額不如預期的主因,
真正的原因是:
1. 主辦震災捐款的單位是「民進黨政府主政下的衛福部」,想想衛福部高官陳時中、王必勝的名聲
2. 2024總統大選得票,綠與非綠的得票比為40:60,顯示多數民眾不信任民進黨,不信任民進黨的大格局已確立
3. 高雄氣爆善款遭濫用的前例

因此,「人民不信任民進黨政府」才是花蓮震災捐款不如預期的主因,
綠營政客/側翼/名嘴的抹黑說法只是「以為先說先贏且可以帶風向進行政治鬥爭」.

傅這次充分利用了綠營人士「膝反射反應」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政治訴求與宣傳,
也蹭了一波曝光度與知名度增加政治資本,
可憐的就是那些成了傅崐萁養分的綠營人士.
2024-04-11 23:03 發佈
樂捐是一種自由意志,想怎麼捐個人樂意就是。

言論也是可以自由論述,批評指教是成長的動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