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政大經濟系兼任教
台灣每年對大陸出口的早收清單項目金額大約在250億美元,也就是約7,500億新台幣,這是一個很可觀的金額,因此如果大陸真的對這些早收清單項目恢復課稅的話,未來對於這些項目出口到大陸將會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國人必需特別的注意才是。
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地區 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達1000億美元
自從2005年以來,台灣對大陸出口就佔到台灣出口總值的四成左右,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地區,而進口則約佔台灣總進口的二成,合計兩岸貿易總額約佔台灣對外貿易的三成,所以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不但如此,最近幾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大約都在1,000億美元左右,是台灣最大的順差來源,此一金額甚至比台灣每年的政府支出都還要大,所以兩岸貿易對台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形成台灣對大陸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有大量的台商在大陸設廠生產,而他們所使用的原物料和零組件有許多都在台灣生產,然後運到中國大陸組裝,最後再銷往大陸或其他國家與地區。到目前為止,台灣每年對大陸出口中,零組件與半成品仍然佔總出口的七成左右,也就是說,兩岸的貿易不單單只是貿易關係而已,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上下游的生產鏈關係。也就是說,當全球經濟景氣的時候,大陸出口增加,台灣對大陸出口的原物料也跟著增加,所以兩岸的貿易也會擴大;反之,當全貿易緊縮的時候,兩岸貿易也會跟著減少。
總統選舉後 兩岸若不協商 大陸對台灣早收清單恢復課稅
黨選上,未來如果不進行協商,很可能大陸就會單方面的針對早收清單項目恢復課稅,這對於高度依賴貿易的台灣說,當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而賴清德說,如果他當選,會繼續走小英路線,也就是說,未來兩岸可能會持續維持現在這種兵凶戰危的現狀,因此早收清單被恢復課稅,甚至ECFA被中止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而如果是候友宜當選,他已經多次聲明,他會回到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而且要恢復兩岸的溝通與交流。總之,為了兩岸的溝通、為了兩岸的經貿,甚至為了兩岸的和平,大家應該要如何選擇,答案應該很清楚了
文章來自:東森雲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