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役潛艦計劃負責人黃曙光在2023年6月海洋大學演講中證實,中華民國海軍於2010年2月終止預算,並解散潛艦專案小組。
從李前總統時期(1990年)同意潛艦研究計劃,1995年成海星計劃潛艦專案小組,並於2001年獲美國政府同意協助8艘潛艦。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泛藍立委在69次否決之後,最終於2007年6月,以立法院過半優勢提案刪除國造潛艦43億預算,並限制潛艦專案小組必需在沒預算的情況下想辦法生出潛艦構型規格成果,才能向立法院提出逐筆單據申請人員用品費用,上限為2億元)。
由於立法院要求在實務上有困難,預算也從一開始的2億、隨即變成1億,最後馬英九政府甚至只撥50萬元/年的看門費用。於是20年來的研究一場夢,潛艦計劃團隊形同人去樓空, 重演經國號戰機悲劇。
詳見光華六號計劃、海昌計劃與海鯤計劃,三者的潛艦建軍差異。
=======================================================

2015/05/19 06:00
〔記者曾韋禎、王寓中/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聲稱潛艦是國防武器優先項目,他從未反對過。但回顧當年潛艦軍購案,在馬英九擔任國民黨主席任內,國民黨就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封殺三項軍購案達六十九次,致美國不再同意售台潛艦。
馬總統昨召開就職七週年中外媒體記者會,媒體提問,潛艦國造是馬政府這兩年非常重大的宣示,希望在任內潛艦的進度到哪?潛艦過去在前總統陳水扁時代國民黨反對,甚至被當時的立委蘇起列為「紅燈」,現在又贊成,立場改變的主要原因為何?
馬答覆時強調,他在台北市長時期,沒有反對軍售,「合理的我還是要」;當初立法院國民黨團反對,是因提出的軍購要求有六千多億元,說明卻只有兩張紙;他就任黨主席後,就確定合理的還是要採購。
黨主席任內
國民黨封殺三項軍購69次 致美不再同意售潛艦
但回顧當年過程,美方在二○○一年宣布售台八艘柴電潛艦,我國防部於隔年提出柴電潛艦、P-3C反潛機、愛國者飛彈三項軍購案;政院也在二○○四年六月通過「重大軍事採購條例草案」及六一○八億元的軍購特別預算,送立院審議,若通過,我國可在二○一三年獲得第一艘新潛艦,並於二○一九年全數獲得。
但國民黨挾國會多數,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擋下軍購案;即使扁政府於二○○五年三月將三項軍購案總額下修至四八○○億元,國民黨仍照擋不誤。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二○○六年一月受訪時,也以潛艦是攻擊性武器不符「台灣關係法」為由,反對潛艦購置案。
截至二○○六年底,國民黨三年內封殺軍購案共達六十九次,直到二○○七年,國民黨同意改以年度預算編列潛艦案預算,才將「紅燈」改列「黃燈」,並於該年六月通過潛艦案第一階段的一一七億元預算。
馬英九在二○○八年五月就任總統後,開始向美方喊話要求售台潛艦,但美國政府在二○○八年十月、二○一○年二月的兩波軍售案,均未供售潛艦。蘇起於二○一○年請辭國安會秘書長時證實,美國反對潛艦售台;此後不管我方如何請求,美國不再同意售台潛艦,國防部僅於總預算編列象徵性的五十萬元作業費。
馬總統昨強調,需要潛艦最主要理由是讓海軍結構完整,現有茄比級潛艦已經七十年,非常老舊,另兩艘也逐漸邁入老舊,因此需要新的柴電潛艦。
馬說,目前潛艦採外購、國造雙軌進行,技術面盼找到合理提供潛艦國造技術的國家,這是未來全力以赴目標,不可能在未來一年取得,但政策會更為完備,盼在預定目標下達成採購結果。
=======================================

潛艦不是那麼好做,假如能做出來大家當然很高興,但是潛艦國造不僅困難,也很危險。其實我最怕的還是國造潛艦到時候「下不去上不來」。水深的地方壓力大,國造潛艦就怕承受不了壓力不能潛太深;浮上來如果出來問題那更慘,就會像是鐵棺材一樣在海裡完蛋。目前為止潛艦在海裡出事沒有一艘能救得回來,包含蘇聯潛艦也是一樣。
我們做一艘潛艦要花費將近400億新台幣,款式還是40年前的柴油動力潛艦,人家早就在做核子動力潛艦了。就算潛艦國造成功了,可是速度還比水面上的船艦跑得慢,當人家開啟偵蒐的時候又要把引擎關掉,這到底是在搞什麼東西!
國安會諮委、潛艦小組召集人黃曙光在一場內部簡報會議中表示,國造潛艦是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完成潛艦設計、預算建案,由蔡英文總統完成建造。
****************************************
哎呀呀,原來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2010年解散海星潛艦專案小組前,我國專案進度走過招商、選擇構型、處於主體設計與尋找系統供應商的階段。等到2014年底馬英九重新改口要潛艦時,不僅原承包商通用動力毫無興趣,時任歐巴馬政府更可說是已讀不回。因此馬英九後期的命令,國防部只能翻出塵封多年的海星專案時程表,預期到2014年潛艦設計與系統整合階段編列年度30億預算。
這種自認為合約甲方可以予取予求的態度,於是就發生《上報》報導2015年初風風光光舉辦「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大會,主要的軍武業者座位及原參與業者全部空缺無人出席,甚至美方官員也不出席不回應評論。通用動力離開後,原本的紅區構想文件也難以執行,眼看整個海軍潛艦計劃將要打回最初階段.....
=====================================
黃曙光在ETtoday報導原文

深藍流傳的中天新聞報導


其他供鏈業者只能做做商品專題簡介....
==========================================
美生產商缺席軍方會議 潛艦國造添變數
新新聞 朱明 2015-03-10
海軍主辦「潛艦國造系列研討會」,2月24日起一連3天進行最終的潛艦系統整合與動力等關鍵性技術研討,歐美生產潛艦相關技術的廠商以及設計潛艦的技術顧問公司都發表了專題報告,但在研討會議中卻不見當年準備為台灣組裝潛艦與整合系統的美國通用動力(GD)公司;軍方內部解讀美方對台的潛艦國造技術支援還未鬆綁,使得潛艦國造還停留在紙上作業。
軍方人士指出,為讓美方瞭解我方潛艦國造的決心,潛艦國造建案作業已經完成,並於2014年4月30日公告「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徵求廠商提供參考資料,規劃先以「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經費支應,在2015年底之前,採公開招標方式進行「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採購案,正式啟動潛艦國造的前置作業。
爭取潛艦已成為國防政策的一部分,國防部已多次對外表明,採取國造與軍購兩案並行來獲得潛艦,海軍為展現潛艦國造的決心,規劃了3場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產官學界與專業技術顧問公司等領域人士參加,而這3場研討會所提出的意見與報告,都將成為潛艦國造的重要參考資料。
軍方辦3場研討會 獨缺美製造潛艦主合約商
首先在2013年11月底,由當時的海軍司令陳永康親自主持潛艦國造學術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就潛艦國造所需的技術整合發表論文。會後海軍就各界提供的專業意見,由海發中心邀請聯設中心等國內造船單位進入實質面討論,準備進入潛艦設計與關鍵技術的分析,並在2014年11月24日到26日舉行了第2場潛艦國造管理研討會,與會者包括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瑞典、荷蘭、義大利、澳洲等國家的潛艦製造的技術專家、廠商、學者和將領,更實地考察台灣現行產業的建造能量。
2月24日一連3天所舉行的第3場潛艦國造研討會,則是由新任的海軍司令李喜明上將主持,會中就潛艦設計,主動力製造以及系統整合議題進行專題報告與意見交換。據瞭解,這次有多家歐洲負責柴油潛艦動力的主合約製造商都在會中提出專題報告,而參與會議的中科院則提出所需要合作的技術項目,並與歐洲廠商討論。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曾在台組潛艦專案辦公室
不過,由海軍舉辦的這3場大型潛艦國造研討會,雖然與會的潛艦製造廠商已涵蓋最末端生產潛艦專用幫浦的小公司,但是當年美國小布希總統宣布出售柴油潛艦給台灣後,規劃由美國通用動力(GD)公司負責,這3場研討會卻不見GD公司的代表,這也讓軍方瞭解美方對潛艦國造的態度。
美國在2002年宣布對台出售柴油潛艦後,確定由美國通用動力(GD)公司進行8艘柴油潛艦的組裝,以及潛艦系統整合與專案管理,該公司也在台北成立專案辦公室,並向海軍提出完整的潛艇採購、獲得、訓練時間表,因此美國GD公司未參加研討會,軍方人士的解讀是美國政府對我方潛艦國造還未有共識,在沒有同意技術支援前,美國製造潛艦的主合約商是不會在公開場合出現。而沒有美方的同意與支援,潛艦國造要走的路仍很漫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