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文摘
我跟老公雙薪,稅前所得約180萬
我自己算過兩千萬左右的房子是沒問題
如果配合預售屋,這種買房機制
總價到2500左右萬其實是可以的
2017交往時就有輕輕提過買房的規劃
開頭是因為那個時候他抱怨股票虧錢
我才順便提買房的試探
那個時候還是男朋友的老公
告訴我房子種種不合理因素說一定會套
雖然在我心裡只是單純覺得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也為生孩子做準備
並沒有過多考量價格未來的趨勢
19年登記結婚,婆婆幾次都有幫忙助攻
在買房議題上有拋出球
已經變成老公的這次,
是有安排了幾次大家去看房
看了央北重劃跟江翠北重劃還有二重區
但是老公似乎都不滿意
覺得太貴就是認為附近高架橋
又或是覺的二重重劃區,
可能他對三重不是很滿意
密集看了兩個月左右的時期
房子沒買,老公反而突然買了一台車
說有車到處看房比較方便,
去代銷中心也比較好談價錢
我雖然覺得天啊,不太高興
但又一絲絲覺得好像他說的也沒錯
去美美高奢的代銷中心
真的會有一點點虛榮感對比作祟
就這樣事前擱到2020年疫情開始
老公一直說,看吧 還好沒買
我也自認為 對啊 好險
但真的沒想到,未來太多變數
美國印鈔,台灣科技業受惠信賴陣線
突然間房地產又熱起來了
我這兩年跟老公提
他似乎已經完全放棄
看都不看
堅定會泡沫化
可是我常常去網路上看當年的那幾區
價格都差了30%左右
再這樣等下去
不知道對還是不對
我很想說服老公我們有需求
不只是價格問題,也跟你口中的存股,
不管價格持續買入訴求雷同
但他就是聽不下進去
最近打房新聞很多
老公因此多了更多堅定的理由
我真的很無力感
我29歲他32歲結婚
他也36歲了
我不知道按照他的目標
要再等幾年下去
周志紫 wrote:
讀者文摘我跟老公雙薪...(恕刪)
是自住的就不要考慮那麼多.不然房子在漲時你會認為漲太多了早晚會跌.跌的時候你會認為還會再跌.這樣永遠都買不到房子.只要有頭期款.每月貸款繳得起就買了吧.買了心就安.這是我跟3個小孩購買房子的心得.供您參考.
綜觀台灣房地產歷史,事實上真的有明顯價格走跌的,
到現在也就中美斷交、921地震、SARS這三次,
其他都只是緩跌,然後遇到什麼事件就又起來,
而這個產業跟政治又息息相關,
上位者總是會為了選票,拋出一堆讓人覺得房價會跌的議題,
從以前的少子化、房地合一、實價登錄,到現在的社會住宅、升息打房,
但哪次不是把房價越打越高?
老公這樣,除非哪天頭被打到醒了過來,不然我看真的是沒什麼機會,
如果還沒走到放生的那個階段,
我都建議衡量一下自己的經濟能力,
如果娘家還是哪邊還能支援一下的話,
小一點、舊一點沒關係,
先用自己的錢買一間,
買房這個東西,一向都是先求有再求好,
以小換大、以舊換新,
至少這樣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來,
而不用真的每年只能看著房價一路上去,
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