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急推再生醫療法 學界炸鍋

民進黨一直要推 是因爲 呵
cust123456789

法找到賺錢的新方法😂

2023-05-16 8:25
不懂車的騎車狂

為財團開路,錢滾滾而來...

2023-05-16 8:31
jtc590121 wrote:
綠委急推再生醫療法 學界炸鍋


引述:

第9條免臨床試驗 爭議最大

劉淑瓊說,執政黨立委都說細胞治療沒問題,「沒搜集資料,當然不會有問題。」面對草案即將三讀,民間無法接受執政黨以人數優勢強勢立法,她沉痛呼籲立法者回歸理性、科學、專業,回應各界疑慮。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政府應以病患為中心,但立法顯見以行政院為中心,立法院成了政院底下「立法局」,若立法者無法站在病患立場,貿然通過爭議條文,病患就會淪為業者賺錢工具。

爭議最大的第9條即所謂開大門條款,允許廠商走捷徑,即使在不危及生命的情況下,也可繞過完整的臨床試驗,不需取得許可,就能打在病人身上。

陳培哲說,細胞治療實證資料仍不足,優缺點不明,不該這麼快進一步開放,希望執政黨立委能支持衛福部曾提出的第9條修正版,而非政院版本,若要繞過完整臨床試驗,須檢附人體試驗倫理審查委員會(IRB)證明、治療計畫書、病患同意書、細胞製備場所證明,保障病患權益。陳培哲與劉淑瓊也要求各政黨總統候選人應對該草案表態。

========

細胞治療是醫療新趨勢,透過培養細胞,打造成「特種部隊」輸回體內,是癌症治療的新選擇。


這句話,是記者自己寫的,原汁原味,
出現在第二段第一行。

意思是這個醫療方式,是"很多人"期待上路。

所以執政黨以執政資源,趕快弄一個法案,來明訂這個執行的辦法,
這應該很合理。

以前沒有、或者以前非法,然後有需求,訂法讓他合法化,
然後邊實施、邊檢討修正,
這應該是一般處理的程序。

可是現在就一批人說管太鬆,不要上路,整個法案要修正。

其實這邏輯很詭異。
你不定這個法,難道現在市面上就沒有這種醫療行為?
打疫苗的時候,偷跑、給特定人士偷打的幾家醫療機構,
就是在做這種的。
我家裡有親屬也做過這種治療,一個療程超貴的,6萬塊,
然後要打6個療程。

從結果來看,對,沒看到問題被治療完成,
但,那是一個希望啊!

誰不知道細胞療法很貴、沒有甚麼絕對的藥效,
當然也沒有GMP完整的認證,但這就是實驗性療法,
沒有錯啊!

一些所謂的"大老"講得很有道哩,但,到了政客手中,
就變味了。費大傻立委說,人不如獸,動物用藥都要經過GMP檢驗,為甚麼人體細胞療法的不用?
聽起來很有道哩,但實際上,這都把問題簡化了。

舉例來說,醫院住院部門,目前一個最大的住院治療群體,是癌症治療,
癌症的治療基本上分三種,第一種就是手術切除,
第二種是血液治療,俗稱化療;第三種是放射治療。

手術跟放射治療,有什麼標準認證程序嗎?沒有吧!?放療設備有檢驗標準,
但放射打多少槍,打在哪個位置上,這也是醫師當場判斷。
而化療,陪著一些家屬做過,才知道,血液治療的醫師,根本就是在玩實驗,
膀胱癌的化療藥物是什麼?呵呵!可以去醫院問問看,有各種的配方,
有的是健保有給付的、有的是健保不給付的。

你以為,健保不給付的,是因為"貴"、"稀少",
NO! 比方,我聽說過一種化療藥,叫做牛痘,
對,就是預防天花的那個疫苗。
拿牛痘來進行抗癌化療,各位可以搜尋一下,近幾年有更進一步的研究成果,
但,我知道這件事,是15年前,家人住院時,
打牛痘來抗癌,還不是同一個人,是兩個不同人,得到的原位癌是不同的,
但後來都打過牛痘。

研究了醫師的用藥,也跟醫師討論過,為何藥品每次都不一樣?
醫師就解釋抽血結果,癌症指數的變動,在某些藥物第一次打進去後,
有效控制,但第二個療程做完,發現沒有效果,第三個療程狀況一樣時,
醫師就開始換藥。每次化療大概都是這樣,用兩到三種藥物,交叉進行測試,
前前後後,住院期間,2-3個月,一直在試不同的藥物,
這,跟第九條的規定,


第九條 醫療機構執行再生技術,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免依再生醫療製劑條
一、考量醫療機構為治療特殊病人之緊
急需求,或經施行人體試驗已累積6
例之規定,申請藥品許可證或有附款
許可:
一、 治療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之疾
病,且國內尚無適當之藥品或醫
療器材。
二、 經執行人體試驗結果,證實其安
全性及初步療效。
三、 提供不含基因改造或轉殖之人類
細胞及其衍生物之細胞治療。
前項第二款應執行人體試驗之期
別、條件與其他應遵行事項及第三款
細胞治療項目,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之。


並不是完全不用實驗,就可以隨便拿一個什麼東西就來治療,
那是民間療法。實際上,民間療法也沒有完成這些所謂臨床的程序,
但滿大街的民間療法,不也是這樣治療?你可以不管制,當作不存在,
但實際上,這些細胞療法、再生療法,本來就是在市場上存在著。

如果全部要完成臨床實驗等的程序,
那,這個法不是很白癡嗎?就由一般的醫療法令來規範就好,
幹嘛又拿一個新的法來當特別法,處理這種醫療行為?

這是我的看法。
法律的制定過程,各有意見,很正常,
表達意見,沒有問題。大家討論吧!
問題在於台灣人口基數少以及廠商不惜成本花大錢引進器材設備,當然想盡快回收。
可以從疫情看出,台灣防疫做太好,以致於基數太少,廠商也不想花太高得的錢投入臨床實驗,畢竟資本額都不大,乾脆就硬闖。結果搞到最後,不走程序,將民眾健康犧牲,民眾不相信高端,不相信政府,以至於這種下場。
根本的問題,生技產業屬於長期投資,要有長遠與完善的規劃與制度,政府也要站在民眾健康,尊重人命的角度。否則最後只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最後惡行循環之下,這個產業就被扼殺了。
看看高端的案例,相信許多民眾如果去買藥,看到是高端製造,相信有的會換其他廠牌,高端沒有業績也是正常了。
tdbigman wrote:
這句話,是記者自己寫...(恕刪)


很多也期待嫖妓免費吧?
jtc590121 wrote:
綠委急推再生醫療法 學界炸鍋



綠營政客, 把立法權, 轉換成實際利益的好案例!!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